- 拼音版原文全文
淮 河 中 流 肃 使 客 宋 /杨 万 里 淮 水 中 流 各 一 波 ,南 船 小 住 北 船 过 。生 憎 两 岸 旌 旗 脚 ,引 得 霜 风 分 外 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旗脚(qí jiǎo)的意思:指旗杆上面的带有旗帜的顶部,也比喻某个集体或个人的领导地位。
生憎(shēng zēng)的意思:遗憾、可惜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小住(xiǎo zhù)的意思:短暂停留,暂时居住
一波(yī bō)的意思:形容连续的行动或事件。
引得(yǐn de)的意思:引起、引发。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翻译
- 淮河的中游各自流淌,南来的船只暂时停留,北去的船只匆匆经过。
我讨厌两岸飘扬的旗帜,它们好像触动了寒冷的秋风,使得风更加刺骨。
- 注释
- 淮水: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中流:河流的中央部分。
小住:短暂停留。
旌旗:古代用于指挥或装饰的旗帜。
霜风:寒冷的秋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情感。诗中的“淮水中流各一波”,通过对水波的描写,展现了淮河的宽广与流动。"南船小住北船过"则表达了一种等待与交替的场景,南来的船只稍作停留,而北上的船只却继续前行,反映出一种生动的交通往来。
"生憎两岸旌旗脚"一句中,“旌旗”指的是战旗或标志性旗帜,这里可能暗示了边防或军事的活动。"生憎"则传达了一种冷清、荒凉之感,可能是由于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来不幸的忧虑。
"引得霜风分外多"一句,"引得"意味着自然景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这里的“霜风”给人的感觉是寒冷、凛冽,而“分外多”则强调了这种感觉的加深和扩散,可能是由于战争所带来的荒凉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还透露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忧国忧民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杜监令安道
我闻昔者城南杜,居室去天才尺五。
争似中朝供奉郎,夙夜忠勤侍明主。
忆曾随驾征四方,手持栉镊心遑遑。
南临衢婺北淮海,东下毗陵西武昌。
白旄所指无不在,天下承平鬓颜改。
圣上从容问旧时,感叹俄惊三十载。
朝回馆舍即闭门,闲披贝叶忘朝昏。
俱愿清贫得长寿,万岁千秋蒙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