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侍(cháng shì)的意思:指常常侍奉在皇帝或高官身旁的人。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盗弄(dào nòng)的意思:指未经许可或未经授权地使用、动用他人的东西或权力。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鬼卒(guǐ zú)的意思:指军队中的精锐士兵,也用来形容非常勇敢、强悍的人。
潢池(huáng chí)的意思:潢池是一个池塘的名字,用来比喻人才的聚集之地。
连盟(lián méng)的意思:指不同的个体或团体联合在一起,共同达到某个目标或应对某种情况。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内应(nèi yìng)的意思:指在秘密行动或计划中,内部有人协助或暗中支持的人。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天魔(tiān mó)的意思:指邪恶的力量或恶势力。
枉矢(wǎng shǐ)的意思:无用的箭矢,比喻无效或徒劳。
王屋(wáng wū)的意思:王屋是一个指代人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以为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复杂的成语。它形容人们对于自己所了解的事物过于自信,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有限。
天魔舞(tiān mó wǔ)的意思:形容天气恶劣,风雨交加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京乱补述六首(其一)》,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忧虑与反思。
诗中以“王屋沈沈者”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京城比作深沉的王屋山,暗示京城的局势沉重而复杂。接着,“翻闻篝火鸣”,描述了在暗夜中,篝火的声响打破了宁静,象征着隐秘的反抗或起义活动正在发生。这种隐喻手法,巧妙地传达了社会底层人民对现状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潢池纷盗弄,枉矢竟流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社会动荡的景象。潢池,原指古代的池塘,这里借指混乱的局势;“盗弄”则形象地描绘了盗贼的猖獗行为。而“枉矢”则是比喻不公正的行为,暗示社会正义被践踏,不公现象泛滥。
“白棓天魔舞,丹书鬼卒名”两句,继续深化主题。白棓,象征正义的力量;天魔舞,暗示邪恶势力的猖獗。丹书,代表正义和真理;鬼卒名,则指邪恶的追随者。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正义与邪恶力量之间的斗争。
最后,“人言十常侍,内应早连盟”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批判。十常侍,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的一群宦官,他们操纵朝政,贪污腐化,是当时社会黑暗面的典型代表。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内部腐败势力的谴责,并暗示了这些势力可能与外部叛乱势力勾结,共同威胁国家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动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腐败势力的深刻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强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晚独游凤林园
红英乱点绿苔钱,林影扶疏翠可怜。
飞蝶惹残花上露,戏鱼摇碎水中天。
金羁不见寻芳马,兰棹空停载酒船。
送尽春归人未老,莺啼花发又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