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橐(chí tuó)的意思:指背着橐子,表示勤劳努力的样子。
赐宴(cì yà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为宾客举办盛大宴会。
迩英(ěr yīng)的意思:远近的英才,指在远方也能闻名的人才。
皇威(huáng wēi)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讲臣(jiǎng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君主的臣子,能够真诚地向君主陈述忠言的贤臣。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儒绅(rú shēn)的意思:
犹缙绅。 宋 余靖 《送李廷评知福清县》诗:“世阀茂儒绅, 闽甌 宠命新。” 宋 范仲淹 《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臣且惧且喜,不知所为……喜者以不夺稽古之志,而復被儒绅。”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公忠扶士气,卑牧接儒绅。”
书呈(shū chéng)的意思:指以书信的形式向人呈递文章或意见。
彤墀(tóng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台阶或门槛。也用来形容宫殿、庙宇等建筑华丽的外观。
威肃(wēi sù)的意思:形容威严肃穆,令人敬畏的样子。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香案(xiāng àn)的意思:形容某个案件或问题非常重要、关键。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御览(yù lǎn)的意思:指皇帝或官员亲自查看或阅览。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玉几(yù jǐ)的意思:指人的脸色白皙如玉,容貌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林文俊在壬辰年九月二十二日再次进入讲筵时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朝廷内庄严肃穆的氛围以及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句“迩英持橐总儒绅”,点明了场景是在迩英阁,阁中聚集了众多儒学之士,手持囊袋,准备为皇帝讲解经史。这一句既体现了儒学在明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讲筵的学术性质。
接着,“香案前头立讲臣”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讲臣们站在香案前,准备开始讲授的情景。香案上可能摆放着供奉的香火和祭品,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气氛。
“颇怪地偏饶雨露,不知身已近星辰”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地面比作“地偏”,而“雨露”象征着君王的恩泽;同时,又以“星辰”比喻皇帝的尊贵地位。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够接近皇帝、受到恩宠的自豪感。
“彤墀仗簇皇威肃,玉几书呈御览新”描绘了皇宫内的景象,彤墀(皇宫的红色台阶)上排列着仪仗队,显示出皇家的威严。玉几(放置皇帝坐具的宝座)上摆放着新书,等待皇帝审阅。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讲筵与皇帝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皇家对学问的重视。
最后,“讲罢自天传赐宴,九重喜色溢龙鳞”两句,写出了讲筵结束后,皇帝亲自赐宴,以示对讲臣们的嘉奖。这里的“九重”指的是深宫,而“龙鳞”则是指皇帝的龙袍,象征着皇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