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仙上云巅鹤,蜀地春开洞底花。
闲傍积岚寻瀑眼,便凌残雪探芝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寄茅山何威仪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的向往和追求。
“大小三峰次九华”,这里的“大小三峰”指的是茅山中的三个主要峰峦,“次九华”则是形容这些峰峦高耸入云。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茅山雄伟壮丽的景象。
“灵踪今尽属何家”,这一句表达了对茅山神秘气息的追问和向往,诗人在询问这些灵异之踪现在属于哪个仙家的领地。
“汉时仙上云巅鹤,蜀地春开洞底花”,这里借用历史上的仙人故事,如同古代仙人驾驭着鹤飞翔于云端一样,这里的“蜀地”指的是四川一带,而“春开洞底花”则是形容山中幽深之处在春天也会有花朵绽放,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仙境的无限向往。
“闲傍积岚寻瀑眼,便凌残雪探芝芽”,这两句描写诗人在茅山中漫步寻找瀑布之眼,并且不畏艰险地跨越残留的冬雪去寻觅仙草芝麻。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修炼成仙道路上的坚持和勇气。
“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黄庭内景的修习,以及通过冶炼灵魂、吸纳朝霞等修炼方法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茅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家修炼、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仰和实践。
扩也负奇士,飘然辞帝京。
乾坤双旅鬓,湖海一诗名。
蹑履身犹健,论兵气未平。
风尘沙海戍,雨雪蓟门行。
雁已思南度,人今赋北征。
褐衣春事晚,匕首壮心惊。
旧识周司寇,齐名汉子卿。
九关横却月,万里画长城。
幕客金貂贵,军锋铁骑精。
青油传夜色,白羽动秋声。
感遇多投笔,逢时会请缨。
燕然如可上,勒碣问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