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翰 林 张 学 士 岭 南 勒 圣 碑 唐 /司 空 曙 汉 恩 天 外 洽 ,周 颂 日 边 称 。文 独 司 空 羡 ,书 兼 太 尉 能 。出 关 逢 北 雁 ,度 岭 逐 南 鹏 。使 者 翰 林 客 ,馀 春 归 灞 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北雁(běi yàn)的意思:指北方的候鸟,特指大雁。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别的人。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汉恩(hàn ēn)的意思:指忠诚、忠心。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司空(sī kōng)的意思:司空表示常见、平凡、普通的意思。
太尉(tài wèi)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中的最高军事职位,也泛指高级将领。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周颂(zhōu sòng)的意思:指赞美和歌颂周朝的美德和功绩。
- 翻译
- 汉朝的恩德普及到天边之外,周朝的颂歌在日边传扬。
文才只有司空让人羡慕,书法兼备太尉的才能。
出关时遇见北飞的大雁,过岭时追逐南方的鹏鸟。
作为使者你是翰林的客人,剩下的一点春意回到灞陵。
- 注释
- 汉恩:汉朝的恩泽。
天外洽:普及到极远的地方。
周颂:周朝的赞美诗。
日边称:在日边传扬,形容声名远播。
文独司空羡:文才出众,令人羡慕,司空是古代官职,这里指有文才的人。
书兼太尉能:书法也十分出色,太尉是古代武职,这里指书法有武将的气势。
出关:离开函谷关等边关。
北雁:向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
度岭:越过南岭。
南鹏:南方的大鹏,象征远行。
使者翰林客:翰林客指的是在翰林院任职的文人,这里指诗人或使者本人。
馀春:残春,晚春。
灞陵:古地名,位于长安东郊,常用来代指长安或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司空曙所作,标题为《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诗中通过对古人汉文帝和周武王的赞誉,以及对张学士文笔与书法才华的颂扬,表达了对其文学才能和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首句“汉恩天外洽”指汉高祖刘邦的恩泽广布,超越于天之外。次句“周颂日边称”则赞美周文王、武王的德政,歌颂声名传至日边。第三句“文独司空羡”表明诗人司空曙对张学士文学才能的钦佩与羡慕,而“书兼太尉能”则赞扬其书法技艺,堪称古代太尉(官名)之才。
中间两句“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描绘了张学士旅途中的景象,表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最后,“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则指出诗人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以及对其将返回故乡(灞陵,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这一事实的提及。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司空曙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互相赞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鹤观
白鹤不复见,荒台煨烬馀。
昔时三茅君,鹤驾常相于。
一岁许一会,此地几其庐。
倏然自一境,历揽莫与俱。
兄弟两羽人,玉骨太古须。
烧丹云未暇,弹琴聊自娱。
日伫驾鹤来,夤缘参玉虚。
身世久已忘,况复话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