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端溪(duān xī)的意思:指站在溪边,端着水往前走。比喻做事情小心谨慎,避免出错。
方响(fā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凤翘(fèng qiào)的意思:形容女子仪态优雅,姿态高傲。
割取(gē qǔ)的意思:指通过割取、剥夺等手段获取利益或财富。
铅泪(qiān lèi)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时流的泪水。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秋潮(qiū cháo)的意思:指秋天的潮水,比喻事物的盛衰兴衰。
土花(tǔ huā)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但内在质量低劣的东西。
犀椎(xī zhuī)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犀牛的角,比喻珍贵而难得的东西。
湘娥(xiāng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 翻译
- 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苔藓,晶莹的泪水难以消除。清韵声声,那不是谁在用犀槌敲击乐器,而是她头上的凤翅触碰到了青竹发出的清雅和谐的响声。
秋色多么撩人、秋意无限,应该将这些用端砚写成诗篇。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鹦鹉,当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
- 注释
- 土花:此处指器物上的锈蚀斑迹。
犀椎:即犀槌。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
凤翘:凤形首饰。
端溪:溪名,在广东高要东南,产砚石,制成者称瑞溪砚或端砚,为砚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称砚台。
端溪紫,指端溪紫石砚。
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深的画面,以湘妃黛色的土花为引,暗示了女子的哀愁与情感。"铅泪难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仿佛泪水如铅般沉重,难以消解。"清韵谁敲"则转而描绘了琴声,暗示了女子的才情和孤独,不是犀椎(粗犷的乐器)而是凤翘(可能指细巧的琴键),暗示了她的细腻与高雅。
接下来,词人想象这琴声将永远伴随在端溪紫砚旁,如同秋潮般绵延不断,寓意着情感的持久和深沉。最后两句,鹦鹉学舌般的"鹦鹉偷教",形象生动,暗示了女子的琴艺之妙,连鹦鹉都学会了模仿。"方响前头见玉箫"则描绘出乐声悠扬,如玉箫般清脆动听,引领听众进入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才情与哀愁,以及她与琴声的深深交融,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张遁夫诗卷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