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清 / 纳兰性德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端溪(duān xī)的意思:指站在溪边,端着水往前走。比喻做事情小心谨慎,避免出错。

方响(fā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凤翘(fèng qiào)的意思:形容女子仪态优雅,姿态高傲。

割取(gē qǔ)的意思:指通过割取、剥夺等手段获取利益或财富。

铅泪(qiān lèi)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时流的泪水。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秋潮(qiū cháo)的意思:指秋天的潮水,比喻事物的盛衰兴衰。

土花(tǔ huā)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但内在质量低劣的东西。

犀椎(xī zhuī)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犀牛的角,比喻珍贵而难得的东西。

湘娥(xiāng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翻译
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苔藓,晶莹的泪水难以消除。清韵声声,那不是谁在用犀槌敲击乐器,而是她头上的凤翅触碰到了青竹发出的清雅和谐的响声。
秋色多么撩人、秋意无限,应该将这些用端砚写成诗篇。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鹦鹉,当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
注释
土花:此处指器物上的锈蚀斑迹。
犀椎:即犀槌。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
凤翘:凤形首饰。
端溪:溪名,在广东高要东南,产砚石,制成者称瑞溪砚或端砚,为砚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称砚台。
端溪紫,指端溪紫石砚。
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深的画面,以湘妃黛色的土花为引,暗示了女子的哀愁与情感。"铅泪难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仿佛泪水如铅般沉重,难以消解。"清韵谁敲"则转而描绘了琴声,暗示了女子的才情和孤独,不是犀椎(粗犷的乐器)而是凤翘(可能指细巧的琴键),暗示了她的细腻与高雅。

接下来,词人想象这琴声将永远伴随在端溪紫砚旁,如同秋潮般绵延不断,寓意着情感的持久和深沉。最后两句,鹦鹉学舌般的"鹦鹉偷教",形象生动,暗示了女子的琴艺之妙,连鹦鹉都学会了模仿。"方响前头见玉箫"则描绘出乐声悠扬,如玉箫般清脆动听,引领听众进入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才情与哀愁,以及她与琴声的深深交融,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朝代:清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籍贯:满洲   生辰:1655-1685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猜你喜欢

赋得老松老鹤各一首·其一

山秃林疏万窍风,独全晚节傲严冬。

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

青帝行将转邹律,苍官何必爱秦封。

树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当寿此翁。

(0)

禽言九首·其一杜鹃

门前客劝不如住,树头鸟劝不如去。

廷尉重来客又集,丞相欲去门人泣。

客误主人固不少,哀哉人有不如鸟。

(0)

题张遁夫诗卷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

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

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

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

(0)

蒜岭

到此思家切,寒衣半泪痕。

烧馀山顶秃,潮至海波浑。

仆怕昏无店,人言近有村。

吾生输野老,笑语掩柴门。

(0)

绵亭林逸人扁所居室曰藏晖求诗

先生读易注参同,筑室云山第几重。

昔遇壶丘疑见怪,今于老子信犹龙。

方灵有物司丹灶,符验无妖血剑锋。

只恐欲藏藏未得,世人往往或知踪。

(0)

诸公和差须二诗不已又得二首·其二

乏萧生表褚公须,那更痴年已倍瑜。

爱北征诗穷愈壮,鄙东封稿死犹谀。

誉臣亦有毁臣者,知我宁无罪我乎。

惜取宝珍常自照,底须揭日耀群愚。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