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花》全文
- 注释
- 绿蜡:形容绿色的植物新叶,如蜡烛般崭新。
吐焰:比喻植物新芽初生,像火焰般崭露。
红绡:红色的薄绸,古代女子常用来装饰或做衣物。
抽花:指花朵逐渐展开。
窗前映月:月光照在窗户前的景象。
人无寐:人无法入睡。
银灯:明亮的灯具,这里比喻月光。
透碧纱:穿透碧色的纱幔,形容月光朦胧的穿透感。
- 翻译
- 绿蜡树上新芽初绽,红色薄绸半卷绽放花朵。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前,让人难以入睡,仿佛银灯穿过碧色纱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绿蜡一株才吐焰",将芭蕉叶比喻为绿色的蜡烛,形象地展现了芭蕉初绽的生机,仿佛蜡烛刚刚点燃,绿意盎然。"红绡半卷渐抽花",进一步描绘了芭蕉花逐渐展开的过程,如同红色的薄绸慢慢舒展,透露出娇艳的花朵。
"窗前映月人无寐",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芭蕉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被这美景吸引,难以入眠。最后一句"疑是银灯透碧纱",诗人甚至误以为那月光下的芭蕉犹如银色的灯光穿透碧绿的纱幕,增添了梦幻和神秘感。
整体来看,胡仲弓的《芭蕉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芭蕉从初绽到月夜的美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微妙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诗二十首·其五
海上三神山,虚无切太清。
黄金装宫阙,白玉三重城。
非丝复非竹,音响何泠泠。
谁能为此曲,无乃安期生。
凤凰舒羽仪,玄鹤集云亭。
身世在何许,耳目殊音形。
长跽谢仙翁,下界俱含情。
何当三万里,随风送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