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何如其为渔耶?
曰:「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
北溟(běi míng)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或江河,也用来形容辽阔广大的北方。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良知(liáng zhī)的意思: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六鳌(liù áo)的意思:指六个鳌头,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者威势。
如其(rú qí)的意思:如同、正如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无方(wú fāng)的意思:没有方向或目标,没有计划或方法。
小小(xiǎo xiǎo)的意思:小心谨慎,非常小心
一举(yī jǔ)的意思:一次行动或举动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这首诗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心渔歌为钱翁希明别号题》。诗中以“渔者”自喻,通过“心渔”的比喻,阐述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致良知”。
诗开篇即以“渔不以目惟以心,心不在鱼渔更深”点明主题,强调了“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渔”,并非单纯依赖眼睛去捕捉鱼,而是要用心去感知、理解,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这种“心渔”,超越了物质层面的追求,深入到了精神与道德的层面。
接着,“北溟之鲸殊小小,一举六鳌未足歆”两句,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大鲸鱼和六鳌来象征宏大的目标或理想,表明“心渔”并不满足于小成就,而是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这里暗含着对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
最后,“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太和为饵,天地为舫。絜之无意,散之无方。是谓得无所得,而忘无可忘者矣。”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了“心渔”的方法与境界。将“道”作为捕鱼的网,以“良知”作为纲领,用“太和”(和谐)作为诱饵,以“天地”为舟,体现了王守仁“致良知”的哲学思想。这里的“絜之无意,散之无方”则表达了在追求真理与道德的过程中,应保持淡泊名利、随缘自在的态度,最终达到“得无所得,而忘无可忘”的境界,即在追求过程中,既不执着于结果,也不忘记初心,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其对人生、道德与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连峰插天互相属,仄径苍苍但烟雾。
折坂盘云伛偻上,后人顶接前人足。
刚得稍平喘初定,当面?砑更生惧。
崖转峰回石磴通,涧横溪断疑无路。
怪石崚嶒势欲压,狞龙张髯老蛟怒。
岚翠时凝过客衣,云气直绕行人屦。
我来九月际深秋,绝顶群峰看错互。
扶桑晞发红日近,举手欲邀羲轮驻。
天风吹我生羽翰,恨无谢眺惊人句。
上如登天下亦难,著意攀援慎举步。
此景此生得未曾,挥毫记取烟霞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