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商山》
《过商山》全文
唐 / 王贞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步入(bù rù)的意思:进入、踏入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当昼(dāng zhòu)的意思:指夜间亮如白昼,形容光线明亮到极点。

阁道(gé dào)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官邸或府邸。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注释
一宿:一夜住宿。
白云根:白云缭绕的山脚。
时经:时常经过。
采麝村:采集麝香的村庄。
数峰:几座山峰。
似蜀:像蜀地一样美丽。
当昼:在白天。
不闻猿:听不到猿猴叫。
马立:马儿站立。
溪沙浅:溪边的浅滩。
人争:人们争抢。
阁道喧:在栈道上喧闹。
明朝:明早。
弃襦:穿上简陋衣裳,这里指告别日常装扮。
罢:完毕,这里指告辞。
步步入金门:一步步走进那金色的宫门,比喻进入高贵之地。
翻译
一夜宿在白云缭绕的山脚,途中时常经过采麝香的村庄。
几座山峰虽像蜀地那样秀美,但白天却听不到猿猴的叫声。
马儿站在溪边浅滩上,人们在栈道上争抢喧闹。
明早穿上简陋衣裳告辞,一步步踏入那金色的宫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清晨经过商山的景象和心情。"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表明诗人在白云深处的山谷中过夜,然后又途经采麋之地。这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商山清幽的自然环境。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这里借用了“蜀”即巴蜀地区多山的特点,以此来形容商山连绵起伏的山势。同时,通过“当昼不闻猿”的细节,表现出白天时,即便是在群山环抱之中,也因为深邃而不会听到猿鸣的声音,这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孤寂。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这一句转向了旅途中的场景,诗人形容行走在商山的路上,溪水清澈而浅,马匹可以直接涉水而过。同时,“人争阁道喳”则描绘出人们为了攀登高处而争夺道路的情景,这里的人声鼎沸,形成了与之前静谧山林氛围的对比。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日出之后,脱下夜晚的衣物,开始向“金门”前进。这里的“金门”可能是指山中的一处重要关隘或者宫殿之类的地方,代表着旅程中的某种意义上的终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商山的壮丽与古老,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向往。

作者介绍
王贞白

王贞白
朝代:唐   字:有道(875—958)   号:灵溪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生辰:895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送史沱村考绩·其二

一上离亭几度愁,十年尘梦叹沈浮。

悠悠月笛山城夕,漠漠寒云江树秋。

作客南来俱万里,送君北去独孤舟。

他乡正有思归兴,况复征旌出石头。

(0)

赠杨公临刑诗

仗节多臣子,从容就死难。

忠怀吞瀚海,义气压衡山。

魂断关河杳,名存草木香。

丈夫无别泪,含笑赴云阳。

(0)

登怀柔城·其一

塞下孤城古白檀,半临平野半依山。

秋来亭徼无㷭火,官马千家苜蓿闲。

(0)

礼星台

昔在明光宫,日侍北斗傍。

此时卧空谷,频望北斗光。

(0)

赠山阴陈千户病卧毗陵三首·其二

到处能惊座,知君是姓陈。

小言工作赋,大隐不违亲。

倒箧酬寒士,投书绝贵人。

吾将从汝去,共醉若耶春。

(0)

过清溪庄值主人不在

岸岸夹丛竹,清溪几许深。

君从城市隐,余向碧山寻。

翳翳孤村景,刁刁众木吟。

还看题壁字,想见闭关心。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