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施捧心图》
《西施捧心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荡尽吴王醉后春,化为颦笑精神

当胸一点痛得别,直是妖娆恼杀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胸(dāng xiōng)的意思:指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勇敢地迎向并直面,不退缩。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颦笑(pín xiào)的意思:皱眉而笑,形容心中有所不满或犹豫不决的样子。

娆恼(ráo nǎo)的意思:形容女子娇媚动人,令人心烦意乱。

吴王(wú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私利而背叛他人、出卖朋友。

妖娆(yāo ráo)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施捧心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西施这一历史人物的独特理解和情感投射。首句“荡尽吴王醉后春,化为颦笑艳精神”以一种动态的视角,将西施从吴王醉酒后的场景中解脱出来,赋予她独立而鲜明的生命力和情感色彩。这里的“颦笑”不仅指面部表情的变化,更蕴含了西施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

接下来的“当胸一点痛得别,直是妖娆恼杀人”则进一步深入描绘了西施的形象特点。通过“当胸一点”的细节,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西施独特的美态,这种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情感的流露。这“一点”之痛,既是生理上的微妙感受,也是心理上的细腻体验,它使得西施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西施内心世界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魅力,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美的内涵及其对人心的影响。诗人借由对西施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共鸣。这种艺术手法,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美的哲学思考的体现。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填仓日题

焰灺春镫雪埽花,六街人尚恋年华。

昔传端识今堪例,闹后从看静可嘉。

十字云腴谩说饼,一杯露馥且分茶。

拈毫即景艰成句,惭愧词臣颂八叉。

(0)

诣斋宫作·其三

和韶九陌霭氤氲,一雪从教物尽欣。

无象太平真在此,岂关颂语饰繁文。

(0)

腊月奉大宪檄调赴肃商办盘查,次圪塔井,步壁上前题原韵

不道归期速,又看去路遥。

人情趋炭热,世态类冰消。

省事宜缓和,多才忌吝娇。

此心何新属,犹自忆前宵。

(0)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其三

西云观在古城西,观稼亭前黄昌题。

要识杏花春雨里,白沙轻土好耕犁。

(0)

菱湖庐家庄晚眺

石桥通曲港,三两聚人家。

树密知村近,溪环觉路遐。

吴绵明似雪,越女艳于花。

薄暮聊吟眺,山山隐晚霞。

(0)

登水居可楼

黄叶孤楼拥,沿流约略通。

言寻高子宅,直到可楼中。

塔影当窗落,山光入座空。

低徊频倚望,葭露思何穷。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