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国子助教费公良弼》
《挽国子助教费公良弼》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学行前辈功名盛时

伏生空有女,伯道竟无儿。

白璧埋黄壤,清霜悴紫芝

讣来偏感慨挥泪哀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词(āi cí)的意思:表示悲伤、哀悼的词语或文字。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伯道(bó dào)的意思:指对人情世故、社会礼仪非常了解,能够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伏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被击败后重新振作,重新站起来。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挥泪(huī lèi)的意思:流泪挥手的意思,形容离别时伤感、痛苦。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学行(xué xíng)的意思: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国子助教费公良弼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首句“学行推前辈”赞扬了费公在学术与品行上的卓越成就,被后辈推崇。接着“功名际盛时”则点明了费公在事业上的辉煌时刻,正值盛世,功成名就。

“伏生空有女,伯道竟无儿”这两句运用了典故,暗含着对费公晚年孤独、未得子嗣的遗憾。伏生是汉代著名的儒学大师,此处借指费公虽有女儿,却未能留下子嗣延续香火;伯道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无子而著称,这里用来表达对费公未能得子的惋惜。

“白璧埋黄壤,清霜悴紫芝”描绘了费公去世后的景象,如同珍贵的白璧深埋于黄土之下,清霜使得紫色的芝草凋零,象征着费公的离世给世人带来了深深的哀痛和怀念。

最后,“讣来偏感慨,挥泪写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得知费公逝世的消息时的感慨与悲伤,通过写下哀悼之词来寄托对费公的深深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费公生平事迹的简述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卓越贡献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念奴娇 送范季沾还云门

范侯别久,爱孤松老节,癯而实茂。
碧玉莲峰三岁主,添得无边鲜秀。
月魄澄秋,花光炯夜,还共西风酒。
酒前豪气,切云千丈依旧。
客舍老眼才明,凝神八表,不肯留风袖。
留得惊人三昧语,珠璧腾辉宇宙。
茅屋云门,苍官青士,岁晚风烟瘦。
软红尘里,为予千里回首。

(0)

洞仙歌 甲寅岁,从师江?,戏作竹庐

竹篱茅舍,本是山家景。
唤起兵前倦游兴。
地床深稳坐,春入蒲团,天怜我,教养疏慵野性。
雪坡孤月上,冰谷悲鸣,松竹萧萧夜初静。
梦醒来,误喜收得闲身,不信有、俗物沈迷襟韵。
待临水依山得生涯,要传取新规,再营幽胜。

(0)

相见欢·云闲晚溜琅琅

云闲晚溜琅琅。
泛炉香。
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
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0)

水调歌头 镇阳北潭,追和老坡韵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
西楼爽气千仞,山障夕阳愁。
谁谓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泽南州。
准备黄尘眼,管领白苹洲。
老生涯,向何处,觅菟裘。
倦游岁晚一笑,端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问囚推按,此外百无忧。
醉墨蔷薇露,洒遍酒家楼。

(0)

梅花引·春阴薄

春阴薄。
花冥漠。
金街三月初行乐。
碧*春。
玉*人。
蝉飞雾鬓,风前立画裙。
浮生酒浪分馀沥。
娇甚春愁生远碧。
犀心通。
暖芙蓉。
此时不恨,蓬山千万重。

(0)

浣溪沙 春津道中,和子文韵

溪雨空蒙洒面凉。
暮春初见柳梢黄。
绿阴空忆送春忙。
芍药弄香红扑暖,酴?
趁雪翠绡长。
梦为蝴蝶亦还乡。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