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民宁秖此,适已率为惭。
岁美人教俭,男耕女拙蚕。
长民(cháng mí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能够为民众做出贡献。
慈祥(cí xi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和蔼可亲,慈爱温和。
畿辅(jī fǔ)的意思:指国都和辅佐国君的地方,也泛指国家的核心地区。
将礼(jiāng lǐ)的意思:指对待客人或他人时,以礼待人、礼貌周到。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实心(shí xīn)的意思:坚固、牢固、不可动摇的实质或基础。
首善(shǒu shà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中最优秀、最出色的人或事物。
遐壤(xiá rǎng)的意思:指广阔辽远的土地或领域。
休风(xiū fēng)的意思:停止风势,指风平浪静,形势平息。
巡省(xún shěng)的意思:指官员巡视地方,了解民情,检查政绩。
异政(yì zhèng)的意思:
(1).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 清 王夫之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 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器重 兴 ,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
(3).优异的政绩。《孔丛子·执节》:“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 卫 ,未闻异政。”《北史·刘权传》:“及至 南海 ,甚有异政。”《宋史·太祖纪一》:“詔诸道长贰有异政,众举留请立碑者,委参军验实以闻。”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
政迹(zhèng jì)的意思:
见“ 政迹 ”。
亦作“ 政蹟 ”。1.旧时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迹。《后汉书·鲁恭传》:“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
(2).犹政绩。《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远近肃然。”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龙井寺》:“方先生倅 杭 ,即道贬 处州 ,是以无政蹟可见。”参见“政绩”。
自首(zì shǒu)的意思:主动投案自首,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示直·总督鄂弥达及各属》。诗中描绘了对畿辅地区巡视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期望与指导。
首句“畿辅岁巡省,清尘勤且谙”点明了巡视畿辅地区的频繁与辛劳,清尘代表着巡视的足迹,也暗含着对地方事务的深入了解。
“长民宁秖此,适已率为惭”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治理的期望,认为治理地方不应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职责,而应有更高的追求和责任感。
“岁美人教俭,男耕女拙蚕”反映了对地方社会经济活动的观察,强调了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男女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实心日戒五,异政迹宗三”可能是在强调具体的治理原则或政策,通过每日的反思和实践来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切以慈祥导,徐将礼乐涵”体现了对道德教化和文化熏陶的重视,希望以慈爱和礼仪引导社会风气。
“休风自首善,遐壤庶因覃”表达了对良好社会风尚的期待,希望这种风尚能够普及到更远的地方,让整个社会都受益。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展现了其作为君主的治国理念和人文关怀。
雨讯黏秋,诗痕话墨,醉来心力。
梦冷愁新,沉沉压娇碧。
炎凉又几,开卷处、幽香迎客。夐寂。
枯树庾郎,怯江关声息。
重来紫陌,蹙破波光,知今更凌藉红情恋旧去国。
已南北。赢得淡烟斜照,长记小游曾历。
放酒杯犹在,问当时颜色。
就阳辰才展,建子初圆,明月绽春暝。
分许当头愿,亲曾见、盈盈铺照芳径。绣屏梦稳。
惯断魂、重恋多恨。
又何似、密约回波暖,锦帷护花冷。还指佳期低问。
任淡妆浴水,华采流镜。
浸碧琉璃榭,双心醉、留连无限情景。意深漏永。
讶步移、天半刚正。道休下珠帘,相倚画楼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