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诗二十三首·其六》全文
- 翻译
- 饥饿中我躺在荆棘上,粗硬的毛发刺破了花瓣。
鬃毛烧焦了,呈现出深红色,脱落下来,断裂的头发像锯齿状的麻线般散乱。
-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六首。李贺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这四句话描绘了一幅饱经风霜、颇有沧桑之感的老马形象。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老马的瘦弱与凄凉。"饥卧骨查牙"表明马因长时间的饥饿而显得皮包骨头,卧于地上,连骨骼都可见;"粗毛刺破花"则形象地描绘了老马粗糙的毛发,如同枯枝一般,不仅无光泽,还可能随风摇曳,将周围的花朵撞伤。这两句诗通过对老马外表的刻画,传达出一种生命力已大不如前的凄凉感。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老马衰败的形象。"鬣焦朱色落"中的“鬣”指的是马的鬃毛,这里说它变得干枯、呈现出红褪色的焦损,且开始脱落;"发断锯长麻"则描绘了老马的鬃毛不仅断裂,而且如同被锉刀削过一般参差不齐,而“长麻”可能是指马尾变得杂乱无序,如同长长的苎麻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强化了老马衰老、生命力逐渐消逝的意象。
整体来看,这四句话构成了一幅老马图,其形象既具象征性又富有表现力。李贺通过对老马外貌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精湛的写实技巧,也传递出一种生命晚期的悲凉与无奈,令人唏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子充浚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
穷年厌喧嚣,今晨惬游衍。
岂伊清旷怀,直为朋知展。
指涂阳已升,入谷光未显。
涉流既百折,寻山亦千转。
停策树频倚,攀林芳屡搴。
路夷始出幽,山暝复凌缅。
佛庐既栖薄,僧榻聊息偃。
地僻心自怡,俗远虑乃遣。
明发有佳趣,胜处将历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