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悬 瓠 城 感 吴 李 事 宋 /张 耒 将 军 戈 甲 从 天 下 ,丞 相 旌 旗 匝 地 来 。堪 笑 怒 螳 犹 强 臂 ,不 知 蛰 户 欲 惊 雷 。咄 嗟 武 相 深 冤 洗 ,指 顾 山 东 逆 境 开 。吏 部 声 名 千 古 在 ,段 碑 何 处 卧 苍 苔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咄嗟(duō jiē)的意思:突然,立刻
戈甲(gē jiǎ)的意思:形容战争或战斗中的武器和防具。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吏部(lì bù)的意思:指官吏机构,也用来形容官吏的行为或作风。
逆境(nì jìng)的意思:指困难、艰险的境地或处境。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蛰户(zhé hù)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居在农村或偏僻的地方,不与外界接触。
指顾(zhǐ gù)的意思:指望、依靠。
- 注释
- 戈甲:古代士兵的武器和铠甲,代指军队。
丞相: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怒螳:愤怒的螳螂,比喻自不量力的人。
蛰户:冬眠的昆虫,这里比喻隐藏或静止的人。
咄嗟: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吏部:古代官署,负责选拔官员和考核官吏。
段碑:指某位名叫段的官员的墓碑。
苍苔:青苔,常用于形容荒凉、无人问津的地方。
- 翻译
- 将军率领军队从各地而来,丞相的旗帜遍地都是。
可笑愤怒的螳螂还想举起手臂自卫,却不知春天的蛰伏者将被惊雷唤醒。
瞬间洗刷了武将的深重冤屈,转眼间,东方的困境得以打开。
吏部的名声永载史册,段公的碑文如今又在哪里,只在青苔覆盖的荒凉之地沉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登悬瓠城感吴李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表达。
"将军戈甲从天下,丞相旌旗匝地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战争场面,将军身穿戈甲(古代兵器),如天兵降临,而丞相当朝中的高级官员,他们的旌旗(官职标志)布满了大地,象征着权威和力量的扩张。
"堪笑怒螳犹强臂,不知蛰户欲惊雷。"
这里以螳臂自比,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吴三桂(即“螳臂”)和李自成等人的无奈与不解。螳臂虽然自信有力量,但却不知何时会被更大的力量所吞没,如同蛰伏的雷鸣,威胁着一切。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顾山东逆境开。"
诗人对历史上的武将(指明末清初的吴三桂)和丞相手段(李自成)的遭遇表示惋惜。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冤屈,而现在回望,山东之地依然是逆境重重。
"吏部声名千古在,段碑何处卧苍苔。"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吏部(官署名)声名永存,但那些曾经的功业和遗迹,如同石碑上的文字,现在又被荒草丛生所覆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豆卢策归别墅
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
君今潇湘去,意与云鹤齐。
力买奇险地,手开清浅溪。
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野望因过常少仙
野桥齐度马,秋望转悠哉。
竹覆青城合,江从灌口来。
入村樵径引,尝果栗皱开。
落尽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夏日李公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晚行口号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