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二》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不能,爱此千竿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焚山(fén shān)的意思:指毁灭山脉,形容决心非常坚决,毫不留情。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注释
谁谓:谁说。
江湖:指代江湖隐居生活。
居:居住。
而:转折连词。
为:成为。
虎豹宅:比喻危险或凶险之地。
焚山:焚烧整座山。
岂不能:难道不能。
爱:喜爱。
此:这。
千竿碧:千根翠竹,形容竹林繁茂。
翻译
谁说江湖隐居处,竟成了虎豹的巢穴?
纵然焚烧山林易如反掌,但我却珍爱这片千竿翠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归属感。他并不认为居住在江湖之中就是生活在虎豹的领地,相反,他觉得这里是他的理想之地。这不仅体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个性,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一句,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竹林的喜爱。即使是用火来焚烧山野,他也无法改变自己对这片“千竿碧”的深情厚谊。这句话不仅描绘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展现了苏轼坚定不移的情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内心对于自由与归宿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广陵曲六章·其四

琼瑶天下种,桃李路傍枝。

憨爱司花女,娇怜来梦儿。

奔月何时下,为云未可知。

(0)

广陵曲六章·其三

新莺初学啭,乳燕正交飞。

芳草青丝发,垂杨金缕衣。

昔日迷楼下,家家拥翠帏。

(0)

莫春阻风黄梅界同杨海门监军段明宇游击涯上散步·其三

枳树为篱半亩,日斜漂麦溪边。

天涯万里归客,路上犹闻杜鹃。

(0)

阶生仲阶两表弟归自秣陵时母舅以司成郎移北御史中丞务携九表弟北上阶生兄弟挈家南归过予皖寓予招同三祖寺集一日便归岭·其二

干戈无恙皖公秋,开尽芙容建业舟。

虎观春官趋北阙,雁行秋色近南州。

程催彭蠡归应早,累谢樊城始自由。

春酒老亲兄弟寿,朔风莫上五层楼。

(0)

同熊总理心开舟师过漳江时张莂公曾宅师扁舟来自庐山

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银蟾。

庐阜几年思,毫光计日瞻。

晴波喧画鹢,皓月带黄岩。

相见无馀语,名香竟夕甜。

(0)

江行

寺磬帆间落,鱼炊浦上通。

夕阳山骨外,长路鸟声中。

草意随波绿,花情傍晚红。

石泉清可掬,先饮有青虹。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