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李 相 公 题 萧 家 林 亭 唐 /韩 愈 山 公 自 是 林 园 主 ,叹 惜 前 贤 造 作 时 。岩 洞 幽 深 门 尽 锁 ,不 因 丞 相 几 人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林园(lín yuán)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的场所。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叹惜(tàn xī)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或情境感到惋惜和遗憾
相几(xiāng jǐ)的意思:指相互比较、推算计算。
岩洞(yán dòng)的意思:指山洞或石洞。
幽深(yōu shēn)的意思:幽暗而深远的意思,形容深奥、晦涩或难以理解。
造作(zào zuò)的意思:虚假地表现,做作,矫揉造作。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翻译
- 山公自然是园林的主人,感叹前人的精心设计和建造。
那些岩洞深远而隐蔽,大门紧锁,如果不是丞相这样的显贵,很少有人知晓。
- 注释
- 山公:指山涛,三国魏人,曾任尚书令,有园林之好。
造作:设计和建造。
岩洞:自然形成的或人工开凿的山洞。
幽深:深邃而隐蔽。
门尽锁:大门紧闭。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地位显赫。
几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先贤遗产的尊重与怀念,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某些现实矛盾。
“山公自是林园主”一句,表明山公(或指李相公)拥有这片林园,是其私人领地的主人。这里的“林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文化与学术的传承和收藏之所。
接着,“叹惜前贤造作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智者留下的作品或成就感到惋惜,可能是因为这些遗产被忽视或不再重视。这里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知识与文化传承的珍视。
“岩洞幽深门尽锁”则描绘了一种闭塞、隐秘的情景,林园之中有着深邃的岩洞,而这些地方已经被封锁起来,这可能象征着某些知识或智慧被隐藏,不为世人所知。
最后,“不因丞相几人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隔绝。丞相通常是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然而即使是这些地位尊崇的人物,也鲜少有人能够得知这份隐藏的智慧。这不仅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态度,也显示了他对知识传播与文化保护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处幽深、隐秘的林园,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和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于现实世界中某些知识与智慧被忽略或封锁的不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泛镜湖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
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
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
为客顿逢此,于思柰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