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常足(cháng zú)的意思:常常踮起脚尖,表示经常走路、行动。
法钵(fǎ bō)的意思:指法官的职位或权力。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卷舒(juǎn shū)的意思:卷曲和舒展,形容事物变化或状态的转折与调整。
日间(rì jiān)的意思:白天,指阳光下的时间段。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舒长(shū cháng)的意思:指舒展身体或肢体,使其变得更加舒适和自在。
沃洲(wò zhōu)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赠予一位名叫白云上人的作品,表达了对白云上人出尘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其禅定生活的理解和赞赏。首句“爱汝白云色”,以白云为喻,描绘了上人超凡脱俗的形象,暗示其心境如白云般纯净无暇。次句“萧萧佛日间”则描绘了上人在宁静的佛光中度过时光的场景,充满了禅意。
“有时归法钵,无意卧禅关”进一步展现了上人遵循佛法,不拘泥于形式,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他时而修行,时而放松,无心于禅定的束缚,体现出内心的自由与从容。“生灭了何碍,卷舒长自閒”传达了生死无常的佛教观念,认为生灭变化并无妨碍,上人的心境始终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寻常足避世,莫买沃洲山”劝诫世人不必追求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因为内心的清净和平淡才是真正的避世之道。诗人以沃洲山为典故,表达对白云上人这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是对白云上人禅修生活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渡莲花洋抵短姑渡上岸
水天一气浮鸿濛,远目直注榑桑东。
榑桑之树一万丈,高下尽作珊瑚红。
飞瓢可挂不须酒,桂露如浆泻珠斗。
当携古剑屠白龙,那用长绳絷苍狗?
十帆五帆齐出关,我舟自在中流閒。
片叶犹沈善财礁,群花已拱金钵山。
霞虹空际交丹碧,回首人间黯然夕。
松虬离世成墨云,兰蟾出劫鍊贞魄。
我不愿妙鬘璎珞垂缤纷,枯灰吹醒天地春。
只愿乞佛百年假,枕琴高卧穷厓垠。
将往徐州阅河命简亲王奇通阿率众护卫皇太后先至山东灵岩行宫驻跸减从登途八韵纪事
禹迹久湮废,尧灾每大投。
汉曾通钜野,宋已赋黄楼。
近岁益淤垫,乘时欲酌筹。
安舆遵故路,减从指徐州。
永逸诚无术,预防要有谋。
策谁陈贾让,佑独吁阳侯。
所恃茭兮楗,还虞伏与秋。
未观愁弗置,观亦祗增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