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毵毵(sān sān)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少。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边塞景象。首句“黄沙衰草羽毵毵”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片荒漠的凄清画面,黄沙覆盖大地,衰草稀疏,飞鸟羽毛纷披,展现了一种萧瑟与孤寂。接着,“八月天山冷不堪”进一步点明了地点与季节,八月的天山寒冷难耐,暗示着环境的恶劣与艰苦。
“昨夜朔风吹过影”一句,通过“朔风”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仿佛能听到风声,看到风影掠过,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最后,“尽将秋色到天南”则以“秋色”为线索,将北方的严寒景象延伸至南方,形成一种空间上的扩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普遍性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无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在丙寅序行金昊有秋叶庆景物咸和敬稽皇祖时曾举瀛台锡宴之典宗亲咸与爰循旧制集王公宗室等于八月二十七日瀛台宴赏用展周亲因成三律·其三
绮疏晴旭丽曈昽,乐事天伦和气融。
徐进雕槃瓜有瓞,繁滋扣砌树连丛。
情抒共许飞吟管,兴洽偏思驻漏筒。
行苇歌成欣既醉,高秋楼阁霭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