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赋客(fù kè)的意思:指以才华出众而受到赋诗邀请的客人,也泛指有才华的客人。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看落(kàn luò)的意思:观察不到,看不见。
陵门(líng mén)的意思:指官员的家门口,也用来比喻官职或权力。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寝庙(qǐn miào)的意思:比喻官员不务正业,只顾睡觉和享乐。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其在行进途中所感受到的深沉思绪。首句“赋客贪岩壑”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兴趣所在,他热爱山川之美,渴望深入其中。接着,“登临思渺然”一句,通过“思渺然”三字,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时,面对广阔天地所产生的深远思考与感慨。
“出城看落日,驱马入秋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踏上旅途的情景。他先是欣赏着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的景象,随后继续前行,马蹄声伴随着秋日的烟雾,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
“藓缀陵门棨,蘋香寝庙笾”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沿途所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青苔覆盖的古门与棨木,以及庙宇中飘散的蘋香,既体现了历史的痕迹,也暗示了对精神寄托的追寻。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最后,“别来曾见说,重补华山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计划。他或许曾在别处听闻关于华山的故事或传说,现在即将前往,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华山的文章,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延续对自然与文化的探索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创作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