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东掖(dōng yè)的意思:指人们争相追逐的对象或地方。
宫槐(gōng huái)的意思:指宫殿里的槐树,比喻高高在上的人或者地位崇高的人。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石楠(shí nán)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性格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下听(xià tīng)的意思:指在听到某人说话之后,立即采取行动或表现出反应。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 注释
- 六月初七日:指农历六月的第七天。
江头:江边。
蝉始鸣:蝉开始鸣叫。
石楠: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深叶里:树叶茂密的地方。
薄暮: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衰鬓色:形容头发由黑变白,象征年老。
故园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西风:秋天的风。
东掖:古代尚书省的别称,此处指朝廷。
宫槐:皇宫中的槐树。
湓城:唐代的一个地名,即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 翻译
- 六月初七那天,江边开始听到蝉鸣。
在石楠树叶深处,傍晚时偶尔传来两三声。
蝉鸣催促着我的两鬓变得斑白,再次触动了我对故乡的情感。
虽然还未到秋风起时,但秋思已经提前滋生。
回想以前在朝廷任职,常在宫槐树下聆听蝉鸣。
如今无限的思绪涌上心头,眼前只有湓城的云树环绕。
-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初蝉鸣之声唤起的怀旧情绪。诗人以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初鸣为契机,通过蝉鸣声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景图画,同时也流露出浓郁的乡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直接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环境,蝉在夏日初现,声响起来,似乎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告别之声,预示着季节更替和生命周期的结束。
接着,“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通过蝉鸣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婉的情境。蝉鸣在石楠的深叶中显得更加清晰和凄凉,加上薄暮时分,更增添了一份寂寞之感。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则是诗人内心活动的流露。蝉鸣声不仅唤醒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触发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表达的是虽然夏末尚未到来,但秋天的思绪已经在诗人的心中萌芽。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则是具体的怀旧细节。东掖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记忆,而“宫槐花下听”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画面,通过这种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深切留恋。
最后,“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当下无尽的思念中,对过去美好的记忆难以割舍,这种思念如同云雾一般缠绕着心头,而“云树绕湓城”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似乎诗人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现实世界,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蝉鸣声这一季节性象征物,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记忆之间的关系。诗人巧妙地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具体又抽象、既个人的也是普遍的人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路花
空山风雨夜,离思渺如年。故人怜寂寞、拨哀弦。
嘈嘈切切,彷佛落珠盘。听到酸心处,起立檐前。
劝君不要重弹。小花深院,那日遇婵娟。
玉纤曾一弄、怨歌传。青衫湿后,余韵咽流泉。
触起愁千叠。灯火凄然。此宵休望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