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离怀(lí huái)的意思:离开原来的地方,远离亲友或故土。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无聊(wú liáo)的意思:指事物乏味、无趣,缺乏刺激或兴趣。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影带(yǐng dài)的意思:指已过时的录像带,比喻事物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现代需求。
迎霜(yí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 注释
- 异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岁晚:年末时节。
离怀:离别之情。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驱驰:奔波忙碌。
愧不才:自感才能不足而惭愧。
砧声:捣衣的声音,古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客去:旅人离去。
雁影:大雁的身影。
寒来:寒冷的季节。
残叶:落叶。
迎霜落:在霜降时落下。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黄花:菊花。
近节开:临近节日盛开。
无聊:寂寞无聊。
倍惆怅:更加感伤。
临风:面对着风。
搔首:用手抓头。
独兴哀:独自兴起哀愁。
- 翻译
- 在异乡的年末,心中充满离别的感伤,远行的人感叹自己才能不足。
每晚都能听到捣衣的声音催促旅人离去,每年大雁南飞的影子都带着寒冷而来。
树林中半数的叶子在寒霜中凋零落下,小径旁的菊花临近节日开始绽放。
多次感到孤寂无聊,更加惆怅,独自站在风中抚摸着头,满怀哀愁。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乡之感的诗,语言质朴而情深。开篇“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个人的自谦之意,表明自己在外漂泊,对于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而感到抱歉。
“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写出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化给游子带来的孤独与凄凉。砧声是指秋冬时分纤维的声响,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推移,而“客去”则强化了离别之情;“雁影”常指大雁南飞,预示寒冷气候的到来,也暗含诗人心中的寂寞和对往日温暖时光的怀念。
“半林残叶迎霜落,三径黄花近节开”两句则描绘了秋末至冬初的景象。半林的残叶在寒风中飘落,而小路上的黄花即将在某个节气开放,这些自然景物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清与淡泊。
最后,“几度无聊倍惆怅,临风搔首独兴哀”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受和对往事的追念。无聊的时光里,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不禁对着风轻抚自己的头发,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个人的孤独与自我反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张守不欺堂
使君古醇儒,内视保良贵。
芸芸镜中影,了莫遁情伪。
赋芧岂至术,机灌彼谁子。
退食一堂间,百事反诸己。
床敷但诗卷,庭砌亦屐齿。
洞洞灵府闲,拳拳圣言畏。
独传迂叟印,不作俯仰愧。
何当拾级前,拱坐商略是。
謦咳付元城,归咏如阙里。
从俗倦执热,得意风雨会。
帅寄诗再次韵
才力高下岐云泥,龟镜国老乳臭儿。
纷纷过眼败人意,棘端觅猴毛不皮。
江西久无金华伯,平水未识元微之。
府公牙颊著天籁,吮漱濩武鸣咸池。
江城屡雪传新作,梁园赋客让瑰奇。
振两文忠旧号令,赤手破敌无所持。
小人拜赐但袖手,匪报未办瑶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