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物八咏》
《秋物八咏》全文
清 / 李钟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花房飘谢怅淹留落魄凄凉故邱

汝已无家草露,我来含恨芳洲

香须粉翅销看尽,翠黛蛾眉怨未休。

一自南园去后丹青迢递朱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露(cǎo lù)的意思: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

翠黛(cuì dà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眼睛。

黛蛾(dài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芳洲(fā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环境

故邱(gù qiū)的意思:指因重返旧地而感叹时光流转、事物变迁的情感。

含恨(hán hèn)的意思:心中怀有愤恨、不满的情绪。

花房(huā fáng)的意思:指美丽的花园或花坛。

落魄(luò pò)的意思:形容生活困顿、境况不佳。

南园(nán yuán)的意思:指南方的花园,比喻繁花似锦、美好如春的地方。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朱楼(zhū lóu)的意思:指华丽、宏伟的建筑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景物的衰败与凄凉之感,充满了深沉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花房飘谢”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秋天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落魄凄凉老故邱”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心境的孤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无情,人世沧桑。

接着,“汝已无家依草露,我来含恨吊芳洲”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草木与诗人自身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失去家园的哀叹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悲痛。诗人通过“香须粉翅销看尽,翠黛蛾眉怨未休”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花朵凋零、翠叶枯萎的景象,同时借以抒发内心的愁怨,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自南园春去后,丹青迢递隔朱楼”两句,以时间的流转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暗示了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永恒主题。通过“丹青迢递隔朱楼”这一画面,不仅描绘了空间的距离,也象征着心灵的隔阂与距离,强化了诗中所蕴含的孤独与无奈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钟问
朝代:清

李钟问,福建安溪人。清乾隆元年(1736)举人,李光北之子。曾任福建平和县教谕。乾隆廿一年(1756)五月转任凤山县儒学教谕。
猜你喜欢

观使太尉张求颂

居士眼睛吞佛祖,衲僧鼻孔透乾坤。

眼睛鼻孔初无间,万古宗门结痛冤。

(0)

寄姚赣州

雪蓬生剡溪,家近放鹤岑。

晋士有遗风,爱寻支遁林。

得善忘形服,率然披素襟。

功名亦偶尔,王戴非无心。

今人异古昔,贱义而怀琛。

萧条石门咏,浩荡东山吟。

如何昌黎翁,醉乡讥湎沈。

玉带与金鱼,刘毕非所钦。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七十一

曲木床稳,刺藜杖横。

揽五宗之家法,据万象之主盟。

秋半风清,霁空月明。

水云模楷兮无禅可说,丛林规矩兮不令而行。

(0)

端禅人开田乞颂

衲僧田地有来端,底意相携出问檀。

春坞耕开云锦晓,月津划破练光寒。

饱期束肚三条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恰恰相投看规矩,谷声鉴像一般般。

(0)

送慧禅人往上江籴麻米·其一

石霜拈处最分明,万万千千一粒生。

归日饭香穿鼻吼,相呼作舞下堂行。

(0)

颂四宾主·其十七

宾主互用,动亦非动。佛祖机关,不妨重弄。

法共不共,十八何用。一相无相,自知轻重。

信手拈来,得时不会。龟毛作过,兔角受罪。

山河俱动,此义失宗。宗非山河,俱动是梦。

动亦不动,收来无用。这回捉败,永不费功。

宾亦无宾,道孰可名。今父逃逝,契悟方亲。

主得真主,佛祖共举。认贼为子,不敢相许。

万国来亲,唯一佛身。血脉不断,得者忻忻。

更下注脚,盲人摸索。见中求见,病消求药。

和光同尘,没量智人。有谁相识,资深资深。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