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独坐》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中秋夜独坐》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以及内心深处涌动的复杂情感。
首句“明月在檐楹”,以“明月”为引子,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之夜,诗人独坐在屋檐下,月光洒满四周。这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场景中。
接着,“披衣我独行”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形象。他穿着衣物,独自在月光下行走,似乎在寻找什么,或是试图逃避什么。这种动作的描述,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如何一步地,偏生万里情。”这一句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看似在描述现实中的一步之遥,却突然间感受到了仿佛跨越万里的深情。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既突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深远与广阔,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对某种情感的深切渴望或思念。
最后,“去去我欲眠,明月不须明。”诗人似乎想要结束这番思绪,准备进入梦乡。然而,即使明月不再照亮他的路径,那份深藏于心的“万里情”依然如影随形,难以忘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中秋之夜诗人内心的孤独、挣扎、渴望与释然,是一幅深刻描绘人类情感世界的艺术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朱参议子纯一首
金版深钩讨,珠爻远赞寻。
早龄龙籍挂,仁牧虎符临。
乔德栖春雉,祥风鼓旦琴。
宪章昭法管,戎秩体官箴。
九品铨为掌,三年镜作心。
砺身称国器,履道映儒林。
岳分聊作屏,台望伫为霖。
藉尔南鸿羽,因风慰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