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端式十题·其八垂崖鞭》
《和端式十题·其八垂崖鞭》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

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

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绸直(chóu zhí)的意思:形容态度严肃、言辞直截、不留情面。

佶屈(jí qū)的意思:形容言辞拘谨,不流畅。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龙须(lóng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胡须长而垂下来。

修蛇(xiū shé)的意思:比喻修炼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支郎(zhī láng)的意思:指父母亲无法养育子女,把子女送给他人抚养。

翻译
山竹引导春天生长,根深入青黑色的崖壁。
竹竿笔直如老龙的胡须,弯曲的部分像长蛇的尾巴。
支郎虽然养有马匹,却舍不得将竹子削成鞭子。
注释
山竹: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家具或工艺品。
引:引导,带动。
春:春季。
根:植物的根部。
垂透:向下延伸穿透。
苍崖:深色的悬崖。
绸直:笔直如绸带。
老龙须:形容竹子细长而坚韧。
佶屈:弯曲。
修蛇尾:修长的蛇形。
支郎:人名,可能指诗中的主人翁。
畜马:养马。
裁:剪裁,制作。
箠:鞭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开头两句“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写出了竹子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萌发其根部,长势向下穿过了苍老的山崖,最终达到了深邃的谷底。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一幕,也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则描写了一种奇特的植物形态。这里的“老龙须”和“蛇尾”可能是指某种形状特殊的藤蔓或者枝条,它们或蜿蜒曲折,或挺拔伸展,显示出一种生命力旺盛、形态各异的景象。

最后两句“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这些生长在自然之中的植物怀有深厚的情感。即便是身处需要利用它们来制作鞭子的环境中,诗人也不忍心去破坏这些生命的完整性。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每一份生命都抱有一种敬畏和爱惜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生命哲学,即在欣赏大自然美丽多姿的同时,也要尊重并保护它们的生存权利。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和叶中茂过访见贻四章·其二

久知富贵等云浮,漫自空山擅一邱。

志定不辞沟壑辱,身閒亦抱古今愁。

每怜山色频移杖,为惜蟾光独上楼。

荷子远来同寂寞,茯苓黄菊总堪求。

(0)

遣怀寄程明远

朴学常忧力不胜,朋来共感岁年侵。

尘编屡掩成三叹,古调初传每独吟。

雁过林中无落影,鹤鸣天际有遗音。

河原万折通银汉,不废仙槎自在寻。

(0)

谢赵公子

公子才名四十秋,清门自昔重南州。

书藏内府连圭璧,剑起丰城动斗牛。

春日暖云生玉树,晓天新月堕银钩。

珍图不使豪家得,邂逅还容一士求。

(0)

观舆图有感·其五

雒邑空南渡,东都亦北辕。

已符前五闰,空忆后三元。

分合巧相似,今昔难等伦。

女真如拓拔,一统位中原。

(0)

铁柱观

铁柱井中央,蛟龙久遁藏。

神功配天地,剑气厉风霜。

世已除妖孽,仙犹托混茫。

应知万万古,为国镇西江。

(0)

玉笥十咏·其六孤山梅隐

孤山山中小有天,时有隐者来盘旋。

梅花如雪千万树,徙倚月下怀逋仙。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