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谷 里 明 /吴 国 伦 石 门 风 高 千 树 愁 ,白 雾 猛 触 群 峰 流 。有 客 驱 驰 草 未 休 ,山 寒 五 月 仍 披 裘 。饥 乌 拉 沓 抢 驿 楼 ,迎 人 山 鬼 声 啾 啾 。残 月 炯 炯 明 吴 钩 ,竹 床 无 眠 起 自 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啾啾(jiū ji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清脆悦耳。
门风(mén fēng)的意思:指家族或机构的风气和传统。
眠起(mián qǐ)的意思:指醒来或起床。
披裘(pī qiú)的意思:披着毛皮的衣裳。形容装束华丽,但内心卑鄙。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吴钩(wú gōu)的意思:吴钩是一个古代兵器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人物的才能或技艺出众。
乌拉(wù lɑ)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离开或消失。
驿楼(yì lóu)的意思:指古代驿站中的楼阁,也用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
迎人(yíng rén)的意思:热情地欢迎人们,对人友好。
竹床(zhú chu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葬礼。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国伦的《宿谷里》描绘了一幅深山夜宿的画面。首句“石门风高千树愁”以风的强劲和树木的摇曳,渲染出山谷中凄清的氛围,仿佛连树木都在为风的冷峭而哀愁。接着,“白雾猛触群峰流”进一步描绘了浓雾弥漫,如同巨浪翻滚在山峦之间的情景。
“有客驱驰草未休”点出诗人的行旅疲惫,即使五月山中仍有寒意,他仍需驱驰不停,穿着皮衣以御寒。“饥乌拉沓抢驿楼”通过饥饿的乌鸦抢食的生动场景,侧面反映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山中的鬼魅之声“迎人山鬼声啾啾”,增添了神秘与不安的气氛。
最后两句“残月炯炯明吴钩,竹床无眠起自讴”,以明亮的弯月和竹床上的辗转反侧,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无奈,只能借吟唱来排解心中的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困苦与寂寥,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精卫辞哀陈烈妇
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
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
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
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
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
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
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
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
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
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
晁错墓
晁公颍川彦,文藻重当时。
风云际嘉会,夙受汉主知。
谠言人所难,敷奏竟弗疑。
才彻九重听,已堕奸人机。
哀哉东市冤,千古令人悲。
倘非董公说,孰能明是非。
城东有遗冢,宿草荒离离。
我来览遗址,感慨徒歔欷。
赖有忠名在,不随薤露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