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白(bù bái)的意思:不值得,没有收获或回报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断路(duàn lù)的意思:中断联系或关系,失去联系或关系。
过事(guò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过去的经历。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利尘(lì chén)的意思:指能够利用尘埃、灰尘等微小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获得利益。
岭头(lǐ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或山脉的起点。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年头(nián tóu)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特指某一事件、情况或状态发生或持续的时间。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事寄(shì jì)的意思:将事情托付给他人处理。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滟滟(y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水面波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连续不断。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竹行(zhú háng)的意思:指人行走时轻盈自如,如同竹子摇曳的样子。比喻行动迅捷、灵活。
- 注释
- 西岩:指西边的山岩。
读书堂:指古人读书学习的地方,可能是一个亭台楼阁。
穿竹:穿过竹林。
行沙:在沙地上行走。
湖上梦:在湖边做的梦,也可能指往事如梦。
波滟滟:形容水波闪烁的样子。
岭头:山岭的顶端。
路茫茫:道路广阔而遥远,也指前途未卜。
经过事:经历的事情。
烟霞:云雾,常用来形容山水美景或远离尘嚣的地方。
名利尘:追求名声和利益如同尘埃般世俗。
莫道:不要说。
少年头不白:年轻人的头发不会变白,比喻青春永驻。
潘岳:晋代美男子,此处借指文中的‘你’,也暗示青春易逝。
几茎霜:几根像霜一样的白发,形容早生华发。
- 翻译
- 曾经到过西山的读书堂,穿过竹林走过十里沙滩。
湖上的梦后留下波光粼粼,山岭尽头愁绪之路漫漫。
过往之事寄托于遥远的云雾之中,名与利的尘埃随日月增长。
别说少年的头上不会生出白发,你看潘岳年轻时已添了几多霜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许浑在西岩读书堂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开篇“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动作,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曾经去过西岩的读书堂,那里的竹林和沙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在这里,湖面上的涟漪和山岭间的崎岖小道,都让诗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哀愁。
中间“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功名的深刻感慨。"经过事"指的是经历的事情,而"寄烟霞远"则是将这些事情托付给远方的烟霞之中;"名利尘随日月长"则是在说物质世界的名和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积累。
最后“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两句,是诗人对青春易逝的一种感叹。这里提到的"少年头不白"是指年轻时期的毛发还未变白,而"君看潘岳几茎霜"则是通过古代文学家潘岳的形象,来表达时间对人生留下的痕迹——就像潘岳头上的白发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的功名追求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