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罗 浮 轩 辕 先 生 所 居 唐 /皮 日 休 乱 峰 四 百 三 十 二 ,欲 问 征 君 何 处 寻 。红 翠 数 声 瑶 室 响 ,真 檀 一 炷 石 楼 深 。山 都 遣 负 沽 来 酒 ,樵 客 容 看 化 后 金 。从 此 谒 师 知 不 远 ,求 官 先 有 葛 洪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君(zhēng jūn)的意思:徵君是指古代帝王征召贤才,招募人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行为。也可引申为招募英才,选拔人才。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葛洪(gě hóng)的意思:指人聪明智慧,有才华。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翠(hóng cuì)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
后金(hòu j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事态发展之后的情况。
客容(kè róng)的意思:指以礼貌待人、宽容待客的态度。
樵客(qiáo kè)的意思:指以砍伐木材为生的人,也比喻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山都(shān dōu)的意思:指山峰或山区的都市,也可用于形容偏僻的地方。
石楼(shí lóu)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建筑物或防御设施。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瑶室(yáo shì)的意思:指美好的住所或居所。
真檀(zhēn tán)的意思:真檀是指真正的檀木,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真诚可靠。
- 注释
- 乱峰:错乱的山峰。
徵君:古代对隐士或官员的尊称。
瑶室:华丽的屋宇,此处可能指山中的仙人居所。
真檀:珍贵的檀香木。
石楼:用石头建造的楼阁。
山都:山神。
沽来酒:买来的酒。
樵客:砍柴的人。
化后金:传说中仙人死后会化为黄金。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思想家,以炼丹闻名。
- 翻译
- 四百三十二座错乱山峰,我想请问哪里能寻到那位征君。
红色和翠绿的鸟鸣在瑶室回荡,一缕真檀香烟袅袅升起在石楼深处。
山神都派人送来买来的酒,樵夫也被允许观看化为黄金的景象。
从此拜见老师已不再遥远,我求官的心志如同葛洪一样坚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或隐逸之人的敬仰,以及自己对于修炼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乱峰四百三十二,欲问徵君何处寻。"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迷离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描述一片错综复杂的山峰之中,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或人物他想要寻找。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个理想或者追求。
"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石楼深。"
这里描写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瑶室”和“石楼”都是高僧或隐逸居所的美称。“红翠”可能指的是佛经中的宝盖,或者是某种吉祥的象征。而“真檀一炷”则可能暗示一种修行的状态。整体上,这两句诗描绘出一个清净、宁静而又神圣的地方。
"山都遣负沽来酒,樵客容看化后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超凡生活的向往。“山都”可能指的是山中的聚落,而“遣负沽来酒”则是说有人从遥远的地方携带美酒前来。这也许是一种隐喻,意味着精神上的滋润。而“樵客容看化后金”,这里的“樵客”可能指的是山中樵夫,即隐居的人物,“化后金”则可能是对某种修炼成果的描述。
"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导师的迫切心情,以及他对于仕途和精神追求之间的抉择。“谒师”是请求教诲,“葛洪心”则可能指的是对道家的向往,葛洪是一位著名的道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和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境界追求的渴望,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嫁娘词三首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