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迁(biàn q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和转移,特指人事或国家社会的变动。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痴心(chī xīn)的意思:形容人非常执着、痴迷于某种事物或某个人。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大都(dà dū)的意思:大多数,多半
回心(huí xīn)的意思:改变立场或态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两头(liǎng tóu)的意思:既要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对象,不能偏袒一方。
扪摸(mén mō)的意思:触摸、摸索
迷途(mí tú)的意思:迷失道路,走错方向。
迷惑(mí huò)的意思:困惑或使人无法理解的状态或行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药(shàng yào)的意思:用药物治疗疾病。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学仙(xué xiān)的意思:指通过学习和修行,追求成为仙人或达到仙人的境界。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火中莲(huǒ zhōng lián)的意思:在困境中仍能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 注释
- 学佛:学习佛教。
回心:回头转向。
仙:道教中的仙人。
两头扪摸:同时探索两种不同的道路。
不能专:无法专心于一。
大都:大多。
错路:错误的道路。
生迷惑:产生困惑。
易变迁:容易改变。
得事:面对具体的事情。
身上药:自身的改善。
火中莲:佛教中象征解脱的莲花,此处比喻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求己:寻求自我提升。
兼求命:同时也关注生命。
三千与大千:佛教中的三千世界和大千世界,泛指宇宙。
- 翻译
- 我先是学佛,后又学仙,两者之间难以专注。
大多数时候,人们在歧路上迷失,容易改变方向。
遇到事情,只需解决眼前问题,不要期待不可能的事,如成佛或成仙。
只要专注于自我提升和保全生命,别提什么三千世界或无边宇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作品,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的范畴。诗中表达了对修佛与求仙两种精神追求的困惑和反思。开篇“学佛回心又学仙,两头扪摸不能专”表明作者在这两条道路上徘徊,无法决定到底要走哪一条路。
“大都错路生迷惑,便见迷途易变迁”说明了作者认为无论选择哪种修炼之道,都可能会陷入错误的路径中,而这种迷茫和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复杂。
接下来的“得事只烹身上药,痴心莫望火中莲”则是作者对内丹修炼的一种比喻。这里的“烹身体上的药”,意指通过自身的修炼来提炼真元,而非外求;“痴心莫望火中莲”则告诫自己不要沉迷于幻想或虚无缥缈的目标。
最后,“但能求己兼求命,休说三千与大千”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修为和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对时间长度(如“三千”、“大千”)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精神探索的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修炼道路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生命价值以及时间观念等哲学问题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元子故宅
漫郎百事皆漫尔,独有溪山认作吾。
念无一物镇泉石,生怕偃蹇羞吾徒。
灵武中兴功掩德,天地大义须人扶。
宁将善颂寓谲谏,百世闻之立懦夫。
太师劲气形于笔,二美能兼自古无。
后来衮衮下注脚,识者涪翁次石湖。
松煤狼藉楮山赭,空谷雷响工传摹。
徘徊熟玩长太息,世道日与湘流俱。
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
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
营基切城角,列础出树杪。
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
长风落霄极,万里吹缥缈。
主人白羽扇,日日上清晓。
琴樽啸佳侣,以乐军事少。
晴烟抹阛阓,暮角送禽鸟。
语客莫遽归,前林月将皎。
送通判喻郎中
前年为郡得陵时,不谓其州陋如此。
萧条官宇岩岭上,零落民家坑谷里。
西城初入已可厌,窃谓岂堪余所止。
幸逢之彦倅郡事,日月渐深殊可喜。
予之所禀至迂谬,君亦恬然尤自委。
每来聚议一朝罢,各去掩门归隐几。
虽然有时亦为会,此事可知谁得已。
酒肴粗粝妓乐可,况复譊譊满公使。
惟于试茶并看画,以此过从不知几。
幕中有客乃佳士,爱遣高谈听亹亹。
如斯共处五百日,索寞情怀未尝起。
君今官满忽先去,撩动予愁安可柅。
英溪长亭一挥手,自此吴蜀五千里。
谓言川江会北固,中亦有船多上水。
愿君因出到金山,遇此莫忘批纸尾。
《送通判喻郎中》【宋·文同】前年为郡得陵时,不谓其州陋如此。萧条官宇岩岭上,零落民家坑谷里。西城初入已可厌,窃谓岂堪余所止。幸逢之彦倅郡事,日月渐深殊可喜。予之所禀至迂谬,君亦恬然尤自委。每来聚议一朝罢,各去掩门归隐几。虽然有时亦为会,此事可知谁得已。酒肴粗粝妓乐可,况复譊譊满公使。惟于试茶并看画,以此过从不知几。幕中有客乃佳士,爱遣高谈听亹亹。如斯共处五百日,索寞情怀未尝起。君今官满忽先去,撩动予愁安可柅。英溪长亭一挥手,自此吴蜀五千里。谓言川江会北固,中亦有船多上水。愿君因出到金山,遇此莫忘批纸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467c6cfd94763092.html
种榆诗
昔我去守陵阳日,门前夹道初种榆。
今年我自山南归,向椽大者皆柱粗。
两边合阴若深洞,满地清影繁如铺。
是时暑气正炎酷,无处容此烦病躯。
昼摇清风夜筛月,日日不可离群株。
闲邀亲友坐其下,左右间设琴与壶。
人生适意乃为乐,此乐已恐他更无。
霜飙未起枝叶在,且与诸君同此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