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碑残字缺,市屋故基存。
《和楼枢密宿泗道中书事用存字韵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路旁的古迹只剩下残破的堠碑,昔日繁华的市场房屋仅存遗迹。
广阔的榆柳林仿佛延伸到千里之外,但能看到的桑麻田大概只有几个村庄。
白天短暂,挥舞着短鞭匆匆追赶时光,傍晚时分,稀疏的帷幕映衬着黄昏。
夜晚的旅人枕头寒冷,没有梦境,独自吟唱等待黎明的到来。
- 注释
- 堠碑:古代用于标记里程的石碑。
残字缺:破损不全的文字。
市屋:古代市场的房屋。
故基:旧有的基础或遗址。
榆柳:两种常见的树木,象征乡村景象。
欲:仿佛,似乎。
桑麻:桑树和麻,古代主要农作物。
短鞭:简短的马鞭,形容时间紧迫。
白昼:白天。
疏幕:稀疏的帘幕。
客枕:旅人的枕头。
寒无梦:寒冷得无法入睡,没有梦境。
孤吟:独自吟唱。
晓暾:黎明的阳光。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通过残破的堠碑和古老的市屋,展现出历史的痕迹与变迁。"榆柳欲千里"暗示了道路的绵长和沿途景色的广阔,而"桑麻能几村"则揭示了乡村的宁静与朴素。诗人用"短鞭追白昼"形容行程紧凑,"疏幕对黄昏"则写出日暮时分的孤独与静谧。
夜晚,诗人独处客舍,"寒无梦"透露出内心的孤寂,"孤吟待晓暾"则表达了对黎明的期待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中即事荅微之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龙门送别皇甫泽州赴任韦山人南游
隼旟归洛知何日,鹤驾还嵩莫过春。
惆怅香山云水冷,明朝便是独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