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鸟宿秋枝,连啼急水湄。
归舟难久听,莫使去舟知。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鸟儿栖息在秋日的树枝上,连续啼叫于水流的边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和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晓鸟宿秋枝”,以“晓”字点明时间,清晨的宁静与凉爽,与“秋”字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季节变换的氛围。“宿”字则赋予了鸟儿以生命,仿佛它们在枝头安眠,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次句“连啼急水湄”,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鸟儿的连续啼叫,不仅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机。而“急水湄”则将视线引向了流动的水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紧迫性。
后两句“归舟难久听,莫使去舟知”,则从听觉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惜。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归舟难以长久地聆听这美妙的鸟鸣,也不应让即将离去的船只知晓这份美好,以免引起离别的哀愁。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
酒痕偷涴,又泪痕淹透,两重愁色。
杏子单纱丝怕损,双手为伊亲叠。
褪却嫣红,湔来惨绿,病了黄花节。
竹阴偷过,忍教筛上明月。
谁料瘦减腰围,未能瞒过,两幅青丝褶。
帘底余香熏未减,却又西风吹彻。
记得当初,小蛮针线,金钮松时窄。
为侬典尽,俊游年少词客。
几树桃花飞尽,园林暗暗阴清。小窗风日快新晴。
浅山浓绿水,万柳一声莺。
自有春来愁到,何曾春去愁轻。十年前事暗伤情。
青梅如豆小,无处觅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