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雪曲三首·其二》
《雨雪曲三首·其二》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乐府曲辞

雨雪连青海隆寒袭铁衣。

白迷番部落光照旌旗

使者供餐日,边兵堕指时。

皑皑染双鬓,不道边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皑皑(ái ái)的意思:形容雪或霜覆盖得很厚,一片白茫茫的样子。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边兵(biān bīng)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人。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堕指(duò zhǐ)的意思:指责、批评。

番部(fān bù)的意思:指不同的部门、领域或地方。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隆寒(ló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极为严寒。

青海(qīng hǎi)的意思:指人或物的状态清新、纯洁,没有被外界所污染。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坚守岗位的艰苦生活。首句“雨雪连青海,隆寒袭铁衣”以青海的辽阔背景和隆冬的严寒,渲染出边疆环境的艰苦与战士们所承受的寒冷。接着,“白迷番部落,光照汉旌旗”两句,通过对比白茫茫的雪景与鲜艳的汉朝旗帜,展现了边疆战士虽处险境,但忠诚不渝,守护着国家的尊严。

“使者供餐日,边兵堕指时”描绘了边疆战士的生活细节,即使在供应食物的日子里,他们也因寒冷而手指冻伤,形象地表现了边防生活的艰辛。最后,“皑皑染双鬓,不道老边陲”则表达了边疆战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卫边疆,岁月在他们的鬓角留下了痕迹,但他们却无怨无悔,继续坚守在边陲之地,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成功地刻画了边疆战士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崇高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和孚若咏雪三首·其一

微阳犹伏地中雷,寒勒江云势未回。

啁哳渐多篱外雀,浮沉频拨瓮头醅。

占年有喜先知麦,拟赋无能且用梅。

晓起江山尽银海,更容神女著芦灰。

(0)

江西傅生复立其远祖学士初庵书院于其乡体斋宗伯先生属为赋诗

前朝学士有闻孙,能读家书习旧闻。

远道不辞来上国,名山时为访遗文。

青毡次第还初观,白马联翩向暮云。

遥忆精庐清夜永,一灯还与列斋分。

(0)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其一

夜窗题诗风雨集,想得行人喜欲狂。

领取官河三尺水,连宵通闸放归航。

(0)

塞上谣·其二

千顷膏腴紫塞秋,健儿耕作贵人收。

金城遗迹犹堪按,只在忠良与国谋。

(0)

杨启祥金兰

煮胶和金金作泥,捣蓝染楮光砑脂。

杨郎醉把离骚词,幽意已在沅湘湄。

须臾光风荡朝曦,林隈水曲皆春姿。

丛石卧羊低竹枝,紫茎绿叶芳菲菲。

佳人远游春不归,蘼芜绿满孤帆迟。

愁来罢琴抚瑶徽,临图更觉同心稀。

愿采芳香遥寄之,江湖阔远波浪危,空梁落月渺予思。

(0)

秋雨三首·其二

男儿不学资身策,有家不居远为客。

年过三十尚尘土,屡揖庸儿愧腰膝。

堂堂白日閒里过,可怜少年难再得。

呜呼此道亦未丧,且复临风默惆怅。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