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凝远峦四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曾:从前。
因:因为。
下座:座位较低或次序靠后。
识:认识。
元龙:指陈元龙,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才识著称。
觊:期望。
归途:回家的路途。
款从:亲切交往。
顾:考虑,自认为。
我:指诗人自己。
殊非:绝非,完全不是。
黄叔度:东汉时期的黄宪,以清高、有德行著称。
多君:称赞对方,尊称。
不愧:无愧于,值得。
郭林宗:东汉时期的郭泰,人品高尚,被誉为‘天下楷模’。
- 翻译
- 曾经因为座位次序而结识了元龙,心中期盼着归途中能获得你的亲切交往。
自知我并非如同黄叔度那样清高,但你却如同郭林宗一样值得尊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刘凝远峦四首(其二)》。诗中,诗人回忆与友人刘凝远相识的经历,表达了对刘凝远才识的赞赏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曾因下座识元龙"一句,以东汉名士陈登(字元龙)自比,暗示刘凝远具有高人一等的才情。"深觊归途得款从"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归途中能与刘凝远深入交谈,共享友情。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自谦为非如黄叔度(东汉名臣黄琼),暗指自己不如刘凝远的贤德,同时称赞刘凝远不愧为郭林宗(东汉学者郭泰,人称“海内大儒”),显示出对朋友品德和学识的高度评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体现了宋诗崇尚理趣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