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燃无焰火,柳吐不机绵。
一官如病旅,直得几缗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荒凉之园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琐碎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联“寒食春犹烂,东风草自芊”,开篇即以“寒食”点出时节,虽是寒食节,但春天的生机并未消散,春风轻拂,绿草如茵,展现出一种虽在寒冷中仍不失生机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寒冷与生机并置,暗示了生命的力量即使在逆境中也能顽强生长。
颔联“花燃无焰火,柳吐不机绵”,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花朵虽未燃烧,却在春风中绽放,如同火焰般热烈;柳条轻轻摇曳,仿佛不需机具就能吐出绵密的绿意。这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宦博人间累,贫遭妻子怜”,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在官场上追求功名利禄,实则是在世俗的枷锁中挣扎,身心俱疲。贫困的生活不仅使自己备受煎熬,连妻子和孩子都因自己的贫穷而感到同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贫苦生活的无奈,流露出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尾联“一官如病旅,直得几缗钱”,以“病旅”比喻官场生涯,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生活对人的身心造成的伤害,如同长期患病的旅人一般。而“直得几缗钱”则直接揭示了官场追求的物质回报微不足道,与付出的巨大代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穷年踏黄尘,旅卧每自鄙。
此山颇岑寂,饮食亦清美。
瘦藤当一折,且作终老计。
晓堂看春雪,秀色净窗几。
炉暖倚蒲团,颓然成坐睡。
君从何所来,会我清梦里。
琼花斜袅帽,眸子湛秋水。
伊予杂欢笑,应阿竟何事。
忽然长揖去,惊觉在千里。
人生孰非梦,安有昏旦异。
心知目所见,历历皆虚伪。
他日或相逢,何殊开睫寐。
此诗当见渠,一展笑相视。
去年雨多忧水潦,今年雨少忧枯槁。
都缘县政失中和,水旱年年勤父老。
前时云起雨欲落,夜半风来还一扫。
明朝引首望霄汉,屋上晨暾仍杲杲。
赋输百万未破白,簿脚何缘得勾倒。
上书自劾欲归去,老妇挽衣傍夺藁。
技穷往诉北山神,是夕沛然偿所祷。
稻畦罢亚势已活,竹里萧疏声更好。
故应神意闵孤拙,苟免岁中书下考。
便安杵臼伺秋成,云子满田行可捣。
雨似悬河风似箭,风号雨驰寒刮面。
何处巡城老健儿,城上讴吟自哀怨。
不知底事偏苦伤,声高声低哀思长。
戍边役重畏酷法,去国年多思故乡。
城上歌时夜方半,正是孤斋醉魂断。
和风和雨两三声,推枕投衾坐长叹。
传闻边警动熙河,战士连年不解戈。
今夜风号雨驰处,城上哀怨知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