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西亭夜饮得酒字》全文
- 注释
- 祗树:即祗树给孤独园,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
此处指法华寺。
夕阳亭:即永州法华寺西亭。
三昧:佛教语,即心神平静,杂念止息之意,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水连阶:本意指池水漫涨,连接西亭的台阶。
实意是坐在西亭中,一眼望去,潇水绕城而过,远接天际。
牖:窗户。
莫:不要。
厌:厌恶、害怕、担心。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 翻译
- 夕阳斜照着幽静的法华寺的西亭,我们抛开心头的杂念而开怀畅饮。
朦胧的雾色里池水漫上西亭的台阶;皎洁的月光在窗上投下了美丽的花影。
何须担心害怕今夜樽前沉醉,看头上的青丝就不必为悲苦所幽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与友人在法华寺西边的一座亭子里饮酒赏月。"祇树夕阳亭"中的“祇”字有孤独、清幽之意,"共倾三昧酒"则表达了他们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的意愿。“雾暗水连阶”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月明花复牖”则让人联想到夜色中仍有花朵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诗的后两句"莫厌尊前醉,相看未白首"表达了诗人不愿意打破这份美好时光,即便是醉酒也无所谓,因为他们仍然年轻,没有到头发变白的年龄,所以他们可以放松地享受现在。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珍惜当下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生乐趣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献汉南樊尚书
天下昔崩乱,大君识贤臣。
众木尽摇落,始见竹色真。
兵势走山岳,阳光潜埃尘。
心开玄女符,面缚清波人。
异俗既从化,浇风亦归淳。
自公理斯郡,寒谷皆变春。
旗影卷赤电,剑锋匣青鳞。
如何嵩高气,作镇楚水滨。
云镜忽开霁,孤光射无垠。
乃知寻常鉴,照影不照神。
关山月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记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