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云归尽,荒台水更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归尽(guī jìn)的意思:指归于尽头,没有余地或希望。
橘洲(jú zhōu)的意思:指处于困境中的人,比喻处境艰难或陷入危险的境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香径(xiāng jìng)的意思:指香气浓郁的小径,比喻境地清幽、环境幽雅的地方。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 翻译
- 明亮的月光洒在溪边的寺庙,橘洲上充满了虫鸣声。
傍晚时分,我倚着栏杆走在香气四溢的小路上,秋天的太湖石被移动,景色变换。
古老的树木似乎都融入了云端,荒废的高台上,流水依旧潺潺。
无人能理解我的失落与惆怅,我独自登上最高的楼阁。
- 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
溪头寺:溪边的寺庙。
虫声:夜晚的虫鸣声。
橘洲:长满橘子的洲渚。
倚栏:倚靠栏杆。
香径:香气弥漫的小路。
古树:年代久远的树木。
云归:云彩仿佛回归到树木中。
荒台:废弃的高台。
惆怅:内心感到失落和哀伤。
最高楼:最高的楼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夜景。开篇“明月溪头寺,虫声满橘洲”两句,以清澈的明月和繁星般的虫鸣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动的氛围。溪头的寺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而远处的橘洲则是虫鸣声所充盈,让人仿佛能够听见那遥远的自然之声。
接着,“倚栏香径晚,移石太湖秋”两句,诗人倚靠在栏杆上,感受着夜晚花香满径的美好,同时也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太湖,表达了一种对秋天的无限留恋和赞美。这里的“移石”可能指的是在太湖边筑堤或布景石,以此来欣赏秋色的变换。
第三句“我树云归尽,荒台水更流”,诗人观察到古老的树木上云雾渐渐散去,而那荒废的台榭旁,水流却依旧不息。这两种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时间静止而又不断流转的画面。
最后,“无人见惆怅,独上最高楼”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在这宁静的夜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种情感,所以他选择独自一人登上最高的楼阁,似乎是为了更好地放眼四望,也或许是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北都转运使王公
建炎绍统,锐于中兴。乃得贤辅,食檗饮水。
责君尧舜,良哉股肱。苟用其言,不难丕承。
时相巨蠹,忌嫉才能。群邪翼之,如彼鹯鹰。
公奋不顾,忠勇日增。瞻之维何,垂天之鹏。
琐琐潜善,陋比蛙蝇。贤死奸寿,何戒何惩。
止止庵即事
小结茅庵倚薜萝,主人心事定如何。
春风枕上邯郸梦,夜雨灯前云水歌。
岁月不堪频把玩,山林偏称小婆娑。
年来欲问长生诀,止止庵中养太和。
渡江云.春江雨宿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
几点儿、泪痕跳响,休要醒时听。销魂。
灯下无语,□泣梨花,掩重门夜永。
应是添、伤春滋味,中酒心情。
东风湖上香泥软,明日去、天色须晴。
相见也,洛阳沽酒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