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重岚逼,溪长匹练分。
霁波平撼日,寒崦侧藏云。
弄荇鱼差尾,投汀鹭列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川溪谷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山近重岚逼,溪长匹练分。”这两句开篇便以壮观的景象吸引读者。重叠的山峦如同屏障一般逼迫而来,而那溪流则像是一条长长的白绸,蜿蜒曲折,将景致一分为二。
接下来的“霁波平撼日,寒崦侧藏云。”中,“霁波”指的是雨后初晴时天空中散去的浮动之云,这些云彩仿佛在平静的水面上轻拂,使得阳光透过云层,给人以温暖而又略带湿润的感觉。山崖间则藏匿着飘渺的云雾,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
“弄荇鱼差尾,投汀鹭列群。”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水中的鱼儿戏耍以及岸边鹭鸶聚集的生动场景。这里不仅展示了生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活力的一种赞叹。
最后两句“如何去寻丈,尘路已纷纷。”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远方的向往与迷惘。这里的“丈”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或者人物,而“尘路”则象征着通往那里的道路已经被世俗尘埃所覆盖,不再清晰可辨。这两句不仅是对前文自然景物的回环,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种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蕴含深意的艺术空间。
海上标名胜,东南一壮观。
诸峰沧岛合,二曜洞天宽。
屐许畸人约,轺来野老欢。
青牛周柱史,金马汉祠官。
松子迎瑶节,芝童候玉鞍。
铁桥千丈过,珠瀑几回看。
苔藓封岩磴,风雷绕石坛。
客栖犹有馆,仙去尚遗丹。
深树春偏艳,清潭夏更寒。
茅柴盈涧榼,薇蕨佐山盘。
篆叶符常在,铭烟字未残。
云中鸡犬散,此日聚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