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放出(fàng chū)的意思:释放、发表、公布。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阴翳(yīn yì)的意思:指阴暗、昏暗的样子。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 鉴赏
这首诗《中秋不见月》由元代诗人安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因云遮月而产生的愁绪与期待。
首句“萧飒西风起暮愁”,以“萧飒”形容西风的凄厉,渲染出一种傍晚时分特有的寂寥与愁绪,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无端阴翳掩晴秋”一句,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乌云遮蔽了晴朗的秋日,暗喻着诗人内心的阴郁与不快。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诗人的情感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后两句“何当放出中天月,重照山河十二州”,则表达了诗人对明月重现的渴望与期待。诗人想象着如果能有那么一天,月亮能够冲破云层,重新照亮大地,不仅让山河十二州沐浴在月光之下,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光明与希望的向往。这种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晴朗与阴霾的景象,以及对月光重现的期待,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互交织,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意境,又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
圣朝中兴六十年,君家文武何联翩。
先生剑履冠麟阁,后嗣簪橐陪甘泉。
流传到君愈卓荦,投我千篇皆杰作。
未分玉帐万貔貅,且擅诗人一丘壑。
尔来士气日靡靡,文章光燄伏不起。
君今已似骥籋云,更看他年鲲击水。
送子虡赴金坛丞
与汝为父子,忽逾五十年。
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
念汝发亦白,执手河桥边。
西行过临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阳羡路,渺渺云阳川。
京江昔所游,想像在目前。
今兹两使君,幸有宿昔缘。
汝虽登门晚,世好亦牵联。
顾于赏罚间,其肯为汝偏。
夙夜佐而长,努力忘食眠。
醇如新丰酒,清若鹤林泉。
棠宜使可爱,蒲正不须鞭。
秋夜风雨暴至
风声掠野来,澒洞如翻涛。
雨声集庭木,桐叶声最豪。
残暑一洗空,凛然念绨袍。
秋色已登场,欲忘终岁劳。
东舍捉鹅鸭,西舍烹豚羔。
篱落开寒花,房栊压小槽。
贫贱何所叹,乐岁成吾高。
却拾墙角檠,拂拭贺汝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