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不见月》
《中秋不见月》全文
元 / 安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萧飒西风起暮愁,无端阴翳掩晴秋。

何当放出中天月,重照山河十二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放出(fàng chū)的意思:释放、发表、公布。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阴翳(yīn yì)的意思:指阴暗、昏暗的样子。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鉴赏

这首诗《中秋不见月》由元代诗人安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因云遮月而产生的愁绪与期待。

首句“萧飒西风起暮愁”,以“萧飒”形容西风的凄厉,渲染出一种傍晚时分特有的寂寥与愁绪,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无端阴翳掩晴秋”一句,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乌云遮蔽了晴朗的秋日,暗喻着诗人内心的阴郁与不快。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诗人的情感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后两句“何当放出中天月,重照山河十二州”,则表达了诗人对明月重现的渴望与期待。诗人想象着如果能有那么一天,月亮能够冲破云层,重新照亮大地,不仅让山河十二州沐浴在月光之下,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光明与希望的向往。这种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晴朗与阴霾的景象,以及对月光重现的期待,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互交织,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意境,又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

安熙
朝代:元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

圣朝中兴六十年,君家文武何联翩。

先生剑履冠麟阁,后嗣簪橐陪甘泉。

流传到君愈卓荦,投我千篇皆杰作。

未分玉帐万貔貅,且擅诗人一丘壑。

尔来士气日靡靡,文章光燄伏不起。

君今已似骥籋云,更看他年鲲击水。

(0)

埭北

烟村湖埭北,鱼市庙壖东。

急雨时时作,轻舟浦浦通。

薪刍聚津口,箫鼓闹林中。

乌桕禁愁得,来朝数叶红。

(0)

送子虡赴金坛丞

与汝为父子,忽逾五十年。

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

念汝发亦白,执手河桥边。

西行过临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阳羡路,渺渺云阳川。

京江昔所游,想像在目前。

今兹两使君,幸有宿昔缘。

汝虽登门晚,世好亦牵联。

顾于赏罚间,其肯为汝偏。

夙夜佐而长,努力忘食眠。

醇如新丰酒,清若鹤林泉。

棠宜使可爱,蒲正不须鞭。

(0)

秋夜风雨暴至

风声掠野来,澒洞如翻涛。

雨声集庭木,桐叶声最豪。

残暑一洗空,凛然念绨袍。

秋色已登场,欲忘终岁劳。

东舍捉鹅鸭,西舍烹豚羔。

篱落开寒花,房栊压小槽。

贫贱何所叹,乐岁成吾高。

却拾墙角檠,拂拭贺汝遭。

(0)

春夜

寂寂春将暮,迢迢夜未央。

膏残灯焰短,杵急药尘香。

困思栖双睫,羸躯寄一床。

养慵新有味,初志悔轩昂。

(0)

斫脍

玉盘行脍簇青红,输与山家淡煮菘。

要识坐堂哀觳觫,试来临水看噞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