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其相合时,涧蹙水多止。
亭成自何年,不陋亦不侈。
吾亭方宴然,清晓见窗几。
因携一樽来,与客相料理。
剩拟画将归,题诗却留此。
《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将至洞霄门数折下坠方春盛时如蛟饮涧亭当木石最奇处旧取东坡诗语名以舞翠客谓不若直名翠蛟为不费答知宫事王君思明欣改之为赋一首》【宋·巩丰】木石相因依,妙处在得水。遇其相合时,涧蹙水多止。巍巍天柱峰,双洞空无底。怪石抱川回,灌木参天起。青蛟走玉骨,玄脉贯石髓。屈折暂得伸,掀舞如掉尾。亭成自何年,不陋亦不侈。秋深泉少缩,亭影照清泚。忽遇水飞流,亭在银涛里。愁蛟捲亭去,相距不盈咫。一落坠两谼,力竭势方已。终疑入江湖,赴海日千里。昨夜山雨豪,梧竹尽风靡。轰雷与石斗,蛟怒几欲死。吾亭方宴然,清晓见窗几。因携一樽来,与客相料理。剩拟画将归,题诗却留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67c6c0969a26815.html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不侈(bù chǐ)的意思:不过分奢侈,不浪费。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掉尾(diào wěi)的意思:形容最后一个人或物落后、不及格,也指最后一个人或物没有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风靡(fēng mǐ)的意思:指一种事物在一定时间内非常流行,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追捧。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灌木(guàn mù)的意思:比喻人才浅薄或知识不广博。
贯石(guàn shí)的意思:穿过石头。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合时(hé shí)的意思:指适合当前时代、环境或情况的事物或行为。
轰雷(hōng léi)的意思:指雷声轰隆,形容声音巨大。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力竭(lì jié)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再继续前进。
料理(liào lǐ)的意思:处理、安排事物;做饭菜。
妙处(miào chù)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具有非常巧妙、独特的特点或优点。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泚(qīng cǐ)的意思:形容水清而浅。
青蛟(qīng jiāo)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才或有出众才能的人。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屈折(qū shé)的意思:指弯曲、变形或变化多端。
深泉(shēn quán)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或情感。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石斗(shí dòu)的意思:指石头相互撞击的声音,比喻争斗、争吵。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无底(wú dǐ)的意思:没有底部,没有底线。
掀舞(xiān wǔ)的意思:指舞蹈欢快激昂的样子。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相料(xiāng liào)的意思:相互推测,猜测对方的意图或计划。
相距(xiāng jù)的意思:指两个事物或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相合(xiāng h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融洽。
宴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宴会场面热闹、气氛欢快。
一落(yī luò)的意思:形容落差极大,从高处落下来
银涛(yín tāo)的意思:形容银色的海浪,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在得(zài de)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获得了好处或利益。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其中翠蛟亭位于天柱峰下,泉水从洞穴中涌出,形成一道清澈的溪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神奇与美丽。
“木石相因依,妙处在得水。”表明亭子的位置选择非常巧妙,与周遭的山石水流融为一体。水是自然风光中的重要组成,这里的“妙”字突显了诗人对这一点的赞赏。
“遇其相合时,涧蹙水多止。”则描绘了泉水在特定时间内汇聚成潺潺溪流的情景,“涧蹙”二字生动地表现出水流的声音和形态。
“巍巍天柱峰,双洞空无底。”这里的“巍巍”形容山势之雄伟,而“双洞空无底”则是对山中洞穴深邃莫测的一种描绘。
接下来的几句:“怪石抱川回,灌木参天起。青蛟走玉骨,玄脉贯石髓。”进一步渲染了这片自然环境的奇特与神秘,其中“怪石”、“抱川”、“参天”等字眼塑造出一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画面。
至于“亭成自何年,不陋亦不侈。”则是对翠蛟亭的历史和风格的一种概述,表明这座亭子的建筑既不显得过于简陋,也不显得过分华丽,它拥有恰到好处的艺术品味。
“秋深泉少缩,亭影照清泚。”诗人在此描述了秋季泉水减少时的情景,以及翠蛟亭在这时节投射下的影子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紧接着,“忽遇水飞流,亭在银涛里。”则是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后,泉水猛增形成的壮观场景的一种描绘,这里的“银涛”形容水势之迅疾与光泽。
接下来的几句:“愁蛟捲亭去,相距不盈咫。一落坠两谼,力竭势方已。”表达了诗人对翠蛟亭被溪流侵蚀的担忧,以及自然力量对地貌造成的影响。
“终疑入江湖,赴海日千里。”则是对翠蛟亭周围泉水最终汇聚成河流,向远方海洋奔涌的一种想象,这里的“终疑”表达了一种迷茫感,可能诗人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和未知之境怀有一种敬畏。
“昨夜山雨豪,梧竹尽风靡。”则是对暴雨过后的景象的一种描写,其中“梧竹”被风吹得摇曳不已,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体的脆弱。
紧接着,“轰雷与石斗,蛟怒几欲死。”则是对雷鸣电闪中,山谷间巨石相撞,以及翠蛟(可能指的是亭子附近的水生生物)在这惊天动地之声中的反应的一种描绘。
“吾亭方宴然,清晓见窗几。”诗人在此描述了翠蛟亭在暴风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早晨初光下透过窗棂的景象。
最后,“因携一樽来,与客相料理。剩拟画将归,题诗却留此。”则是对诗人亲自到翠蛟亭享受美酒,邀请朋友共赏自然之美,以及计划绘制这片风光并在画上题咏诗句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既充满神秘又不失宁静与和谐的翠蛟亭山谷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