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头(bǎn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脑迟钝、不灵活,思维僵化。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鹅王(é wáng)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群体中最优秀、最出色的人或事物。
丰美(fēng měi)的意思:形容事物丰盛、美好。
赶逐(gǎn zhú)的意思:赶走,逐出
机妙(jī miào)的意思:形容机智、聪明,思维敏捷。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精悍(jīng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精明强悍,意志坚定,能力强大。
来今(lái jī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程度。
老色(lǎo sè)的意思:指年纪大而色情猥亵的人。
龙子(lóng zǐ)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南都(nán dōu)的意思:南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南京城,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方的繁华或者是政治中心。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启齿(qǐ chǐ)的意思:启齿指开口说话,表示开始讲话或启动对话。
却归(què guī)的意思:表示事物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归宿。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生水(shēng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沉淀、净化处理的水,比喻没有经过加工、筛选的事物。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指似(zhǐ sì)的意思:指:指点;似:像。形容人的姿态、动作像是在指点。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南山寺(nán shān s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山林中修行苦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修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送能上人参源禅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诗人回忆起往昔游历江南,途经南山寺的情景,为后文的离别与重逢埋下伏笔。接着,“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一句,巧妙地将友人比作黄龙,寓意其智慧与灵性,暗示了友人深厚的禅学修为。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描绘了友人独特的气质与精神风貌,如同初升的太阳穿透云雾,展现出清新脱俗的境界。这一形象不仅赞美了友人的个人魅力,也暗含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领悟。
“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感的感慨,即使尚未言明,内心的情感已然被触动至极,仿佛生命中的某些期待与憧憬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十年间,世事沧桑,而友人依旧保持着那份纯净与美好,令人敬佩。
“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描述了友人回归南都后的状态,虽年岁渐长,但精神焕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老而不衰、智慧常新的形象。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预示着未来重逢之时,友人将展现出更为深邃的智慧与洞察力,如同清泉涌动,生机勃勃。
“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佛法修行上的成就,比作鹅王,象征其在佛法领域的权威与领导地位,同时强调了其对佛法真理的精准把握与辨析能力。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以幽默的方式,比喻友人对待佛法修行的严谨与执着,连日常琐事也不放过,展现出其对佛法的虔诚与深入理解。
“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描绘了友人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理解,如同虚空般广阔无垠,能够以轻松的态度面对一切,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日常生活的一角,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充满温暖与力量,体现了其修行的真正意义。
最后,“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希望再次见到友人,并从其身上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与对佛法修行的感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智慧的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