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奈此性所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通过对古木形态的描绘,展现出深沉的哲理。首句“古木少直枝”暗示了古树历经风雨,自然选择偏向于弯曲生长,这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顺应自然。接下来的“其下多曲影”进一步描绘了树木阴影的形态,隐喻人生经历的丰富多样。
“岂不爱高阴”表达了对高大阴凉的向往,如同人们追求理想和高位,但诗人紧接着以“奈此性所秉”揭示出个体无法违背天性,暗示了人应当顺应本性而非强求。最后两句“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描绘了繁密的树叶遮蔽了阳光,象征着世事纷扰,人们难以长久停留于安逸,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地老天荒,悲歌不独江淹恨。
小庭风絮也关愁,林下重题韫。应付莺花管领。
好看承、车香障锦。胡然空谷,翠袖天寒,衡门栖隐。
绣户燃脂,彤奁占尽妆台韵。
断肠哀怨为谁吟,宛转萦方寸。欲倩萧郎寄问。
早消除、风凄月闷。试拈湘管,爱劈鸾笺,叠成方胜。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
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
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
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
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
烧火树妆点,羊城尤壮。
听罢白苎吴歈,有周郎座上。
天万里,对酒当歌,相看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