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盘陀(pán tuó)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动作迟缓。
频伽(pín jiā)的意思:频繁地、反复地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善财(shàn cái)的意思:指善于积累财富的人。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狮子(shī zi)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威武震撼的吼叫声。
向盘(xiàng p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倾斜或倒下。
雪浪(xuě làng)的意思:形容大雪飞舞的景象,也比喻大雪纷飞。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游僧(yóu sēng)的意思:指游历四方的僧人,也用来形容游方的人。
盘陀石(pán tuó shí)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坚固不可摧毁。
狮子吼(shī zǐ hǒu)的意思:指声音嘹亮有力,像狮子一样威猛的吼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佛教景观。首句“沧海天遥雪浪堆”,以大海的辽阔和波涛的汹涌起笔,营造出一种浩渺无垠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之中。接着,“补怛山顶幻楼台”一句,将视线引向了高耸入云的补怛山,山巅之上,楼台亭阁如梦似幻,虚实相生,令人遐想无限。
“多因大士寻常现,尽唤游僧自远来。”这两句揭示了山中常有高僧显现神迹,吸引着远方的僧侣前来参拜,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信徒的深深吸引力。接下来,“狮子吼林岩壑震,频伽出洞树云开。”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狮子的吼声震动山谷,频伽鸟从洞穴中飞出,云雾随之散开,生动展现了自然与佛教信仰的和谐共存。
最后,“袈裟坐向盘陀石,认得前身是善财。”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僧人盘坐在石头上,身披袈裟,暗示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善财童子转世,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教故事的引用和对修行者精神境界的赞美。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理,表达了对修行者追求真理、超脱世俗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