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斑竹筒簟》
《斑竹筒簟》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泪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ānzhútǒngdiàn
táng /

xuèrǎnbānbānchéngjǐnwénniánhènzhìjīncún

fēnmíngzhīshìxiāngfēirěnjiāngshēnlèi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将身(jiāng shēn)的意思:指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湘妃(x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注释
血:鲜血。
染:浸染。
斑斑:斑斓。
成:形成。
锦纹:花纹。
昔年:过去。
遗恨:遗憾。
至今:至今仍然。
分明:清楚明白。
湘妃:古代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泣:哭泣。
何忍:怎么忍心。
身:身体。
卧:躺下。
泪痕:眼泪的痕迹。
翻译
鲜血浸染出斑斓的花纹,过去的遗憾至今留存。
明明知道这是湘妃的眼泪痕迹,怎忍心让自己躺在这泪痕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画面,通过血染的斑斑成锦纹和昔年遗恨至今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而又痛苦记忆的追怀。诗人巧妙地借用湘妃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湘妃是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女子,她的泪痕似乎也渗透在这斑竹筒簟上。

"分明知是湘妃泣"一句,诗人通过对物品的观察,仿佛能够识破其中蕴含的情感,这种直觉式的理解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最后一句"何忍将身卧泪痕"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情感的深切共鸣和难以割舍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湘妃故事的巧妙引用,以及对物品中蕴含的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清凉石与王永泰对奕

欲證三乘妙,非争一局强。

山中人自静,石上日偏长。

子夺琉璃色,枰分薝卜香。

岂同赌墅客,定不碍清凉。

(0)

香闺七吊诗·其五非烟

一片春情暗寄郎,碧苔笺与锦香囊。

此身?为情郎死,不向秋风怨北邙。

(0)

伯孺作溪楼听雨图见贻诗以酬之

独掩柴门客到稀,临池生纸墨花飞。

主人莫道无相赠,风雨溪山尽带归。

(0)

西湖十景竹枝词·其六石屋晴云

石屋云开淡复浓,青山微露半芙蓉。

一时游女红妆湿,身在高唐第几峰。

(0)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其十

谁家白晰少年郎,蜀锦吴绫别样妆。

半醉半醒骑马过,最堪魂断是龙阳。

(0)

重集谐赏园忆歌者陈情·其二

陈郎丰度似何郎,长袖蹁跹韵绕梁。

此日重来君不见,舞裙歌扇总凄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