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读友人诗》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友 人 诗 唐 /杜 荀 鹤 君 诗 通 大 雅 ,吟 觉 古 风 生 。外 却 浮 华 景 ,中 含 教 化 情 。名 应 高 日 月 ,道 可 润 公 卿 。莫 以 孤 寒 耻 ,孤 寒 达 更 荣 。
- 注释
- 君诗:您的诗歌。
大雅:高尚的雅致。
古风生:古风重现。
浮华景:表面的繁华景象。
教化情:教化的情感。
名应高日月:名声应当如同日月般高洁。
道可润公卿:道德能够润泽高官显贵。
孤寒:孤寂清贫。
耻:羞耻。
达更荣:反而更显荣耀。
- 翻译
- 您的诗歌深得高雅之韵,吟诵起来仿佛古风再现。
摒弃表面的繁华景象,内含深远的教化情感。
您的名声应与日月同辉,道德足以影响高官显贵。
不要因身处孤寒而感到羞耻,这样的清贫反而更能彰显荣耀。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读友人诗》。从诗中可以看出,杜荀鹤对朋友的诗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位友人的诗歌不仅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词的大雅之美,而且在吟咏时能感受到一种古朴的风格,这种风格是现代浮华景象所不能比拟的。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这里,“大雅”指的是高水平、正统的诗歌风格,而“古风生”则表明这位友人的诗歌能够唤起一种古典的韵味。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赞扬了朋友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感。
“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朋友诗歌的特点。一方面,诗歌摒弃了世间的浮华与虚饰,这“外却”表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含教化情”则指出诗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道德情感。
“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这里,诗人赞扬朋友的诗名应该像太阳、月亮一样被世人所认识,而他的道理能够滋润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诗歌在文学和精神上的重要地位。
“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勉励。诗人认为,即使是在孤独和寒冷的环境中创作,朋友也不应该感到羞耻。相反,这样的境遇往往能孕育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杜荀鹤对友人作品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他对于诗歌艺术和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