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至 日 薄 寒 宋 /杨 万 里 旧 傅 冬 不 到 南 中 ,今 岁 南 中 稍 稍 冬 。曦 幕 暖 吹 红 皱 起 ,霜 桥 冷 步 缟 声 松 。裁 缝 苦 思 诗 千 首 ,排 遣 清 愁 酒 一 锺 。不 是 梅 花 开 独 早 ,似 怜 北 客 老 相 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裁缝(cái feng)的意思:裁缝是指做衣服的工匠,也泛指从事裁剪、缝纫等工作的人。
红皱(hóng zhòu)的意思:形容脸上因悲伤或愤怒而出现的红色皱纹。
今岁(jīn suì)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特指即将到来的新年。
苦思(kǔ sī)的意思:用尽心思,苦苦思索。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暖吹(nuǎn chuī)的意思:指温暖的风吹拂,比喻温暖的言语或关怀。
排遣(pái qiǎn)的意思:排遣指的是消除烦恼、解除忧愁,使心情舒畅的意思。
清愁(qīng chóu)的意思:指心境清净,无愁无虑。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 注释
- 冬:冬季。
曦幕:日出时的帷幕,指阳光。
排遣:消除、打发。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 翻译
- 以前传说冬天不会到达南方,但今年南方渐渐有了冬天的感觉。
阳光照在微暖的帘幕上,使得红色的皱褶仿佛活了起来;走在结霜的桥上,冷风吹过松树发出沙沙声。
缝纫者苦苦思索着写下千首诗,借以排解清冷的愁绪,一杯酒足以消愁。
并不是梅花独自提早开放,而是似乎在怜悯北方来的客人,在这寒冷季节里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创作的《至日薄寒》,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冬天到来的感受和个人情感。首句“旧传冬不到南中”即点出了南方地区较晚进入冬季的特点,而“今岁南中稍稍冬”则是对当前年份南中地区略有寒意的观察。
接下来的“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两句,通过对日光与霜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冬日景象和气氛。其中,“曦幕”指的是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室内的光影,而“红皱起”则形容由于寒冷而起的细微皱纹;“霜桥冷步缟声松”则是对踏在冰冷桥面上所发出的声音进行描绘,通过这样的细节刻画,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冬日的清凉和寂静。
诗人在接下来的“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中,表达了自己在寒冷的季节里,通过写诗和饮酒来消磨时间、排解心中的忧虑。这里的“裁缝”指的是编织或缝纫之类的家务劳动,而“苦思”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易察觉的情感波动。
最后两句“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诗人通过对梅花开放时间的反思,以及对远方来客的同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里的“梅花”往往象征着早春的到来,而“老相逢”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在异乡度过寒冬的游子们的深切理解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北禅
城市有深远,为兴远如近。
冒暑一来游,政使俗者哂。
萧然清净界,软语接支遁。
小童敬杖屦,添香拨馀烬。
煮饼撷园蔬,徐以茗碗进。
窗外得小坡,野意颇无尽。
胡床移最宜,清风来有信。
静暑荷送气,敲凉竹成韵。
夕阳归鸟疾,参差不作阵。
古寺忽横烟,巧与画张本。
会心忻有得,贪坐苦易晚。
酒固无献酬,言亦忘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