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
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
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
不趋(bù qū)的意思:不追求,不迎合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惊呼(jīng hū)的意思:惊讶地大声叫喊或发出叹息声。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趋直(qū zhí)的意思:指追求正直、诚实的品质,遵守道德规范,不偏离正道。
曲直(qū zhí)的意思:表示对人的品行、行为是否正直、诚实进行评判。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异趋(yì qū)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方向或趋势与正常情况相反或不同。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露水、风、霜、萤火虫和秋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秋季的变化,同时也借景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首句“露滴夕气瘦”,以“瘦”字形容露水在傍晚时分的稀薄,暗示了秋天的干燥与凉意。接着,“风泣霜天枯”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以情感,它仿佛在哀叹着严霜覆盖下的大地已变得枯萎。这一联通过露水和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秋夜的冷清画面。
“暗萤无远照,商鸟有惊呼”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萤火虫在黑暗中微弱的光芒无法照亮远方,而秋鸟的惊叫则打破了夜的宁静,增添了几分不安与凄厉。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冷清与生命的脆弱。
“癯肩耸将折,吟肠痛如刳”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人似乎在自省,他的肩膀因长时间的忧虑而显得瘦削,内心如同被剖开一般痛苦。这里不仅描绘了身体的疲惫,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心灵的煎熬。
最后,“忍苦求古道,古道非今途。今途与古道,曲直各异趋。趋曲不趋直,伤哉古道芜。”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他试图坚守古老的道德准则(古道),但发现这并非现代社会的道路(今途)。两种道路在追求的方向上存在差异,选择其中一条就意味着放弃另一条。这种矛盾与挣扎,最终让古老的道德准则显得荒芜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个人的困惑与抉择,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反思。
揽垂杨细折。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文茵带雕轭。
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柔桑半叶。
转光风、轻扬秀麦。
正人家共约,耕相借牛,社相留客。清绝。
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
东君何事,将春至,放春歇。
道从今江上,一花一柳,皆想油幢瑞节。
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