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常:常常。
追:回忆。
往日:过去的日子。
悔:后悔。
前事:过去的错误或经历。
复:又。
向:对着,面对。
如今:现在。
念:担忧,考虑。
后来:未来。
幸尔:幸好。
平生:一生。
无所好:没有特别的爱好。
喜:感到高兴。
末句:最后一句。
绝:完全消除。
纤埃:微小的尘埃,比喻不干净或瑕疵。
- 翻译
- 常常追忆过去的错误,现在又担忧未来的变故。
幸好我这一生没有什么爱好,只对最后一句的清白感到欣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八十八)》。诗人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个人志趣与生命终点的独特看法。
首先,“常追往日悔前事”表明诗人常常回想过去,反省过往的错误和遗憾。这个动作显示出一种自我检视的态度,说明了诗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在思考和修正自己的行为。
接着,“复向如今念后来”则转向对现在和未来的关注。这两句构成了一个时间轴,从过去到未来,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生命历程中的自我反思。
“幸尔平生无所好”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个性独立和不随波逐流。他认为自己幸运地没有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保持着自己的纯粹和清醒。这里的“无所好”,既可理解为没有过度的欲望,也可以解读为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喜于末句绝纤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终点时能够保持一份纯净无瑕的心态而感到欣慰。这里的“末句”,指的是生命的结束;“绝纤埃”,形容心灵之清澈,毫无杂质。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前行事的一种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死亡和生活终点的平和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生命哲学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通过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的志趣和生命结束状态的独到见解,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自我完善的人生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石端溪砚
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层空飞溜泻珠玑,太古阴崖摧霹雳。
剪栽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
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每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
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
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
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长执戟。
至今旧宅有墨宝,何怪著叔玄尚白。
行当提携返敝庐。
游李少师园十题·芡池
向日铺青盖,浮波散绿盘。
明珠洛浦佩,白玉水仙丹。
游李少师园十题·茅庵
结茅深林下,开户流水边。
晓听松风坐,夜枕云涛眠。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右松煎
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
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
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
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
满庭芳·鳞甲何多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
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
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
□□□,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
喉咙。
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
谩赢得、生前夭寿多凶。
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激恼阎翁。
轮回转,本来面目,改换片时中。
游李少师园十题·月桂
天寒桂子堕,花发向庭中。
月华十二满,常照此芳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