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即事十二首·其十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庙谋(miào móu)的意思:指虚幻、不切实际的计划或策略。
鸟散(niǎo sàn)的意思:指众多的鸟飞散或离开。
首恶(shǒu è)的意思:最坏的、最恶劣的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讨(tiān tǎo)的意思:指上天对恶人的惩罚,也比喻人们对坏人的谴责和斥责。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小留(xiǎo liú)的意思:指学生因为留学而在国外长时间生活和学习的人。
妖孽(yāo ni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超乎寻常的异样,常带有贬义,形容其不正常或出奇的特点。
鹰扬(yīng yáng)的意思:形容志向高远,精神振奋,昂扬向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左纬所作的《避寇即事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描绘了在乱世中,太平景象被妖孽破坏,朝廷虽有征讨之意,但实际操作却显得力不从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乱世中正义力量难以对抗邪恶势力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军队能力的质疑。诗中“鹰扬谁敢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正义之师的勇猛,而“鸟散类难收”则揭示了邪恶势力的狡猾与难以彻底清除。最后,“首恶闻犹在,王师愿小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罪魁祸首仍然存在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军队希望暂时驻留以维护秩序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