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七》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七》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智琼久已乘龙去,留得人十二枝。

插向瓦瓶孤枕,别无玉骨冰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肌(bīng jī)的意思:形容皮肤洁白细嫩,如同冰一样清凉。

乘龙(chéng lóng)的意思:指借势乘势,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取得成功。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

孤枕(gū zhě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躺在枕头上睡觉,没有伴侣或依靠的状态。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瓦瓶(wǎ píng)的意思:指容易破碎的东西或形容人的头脑简单、思维迟钝。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智琼(zhì qióng)的意思:聪明才智出众的女子。

十二枝(shí èr zhī)的意思:指十二种不同的花朵,形容丰富多样的景象或事物。

注释
智琼:形容人聪明美丽,这里指代某位女子。
乘龙去:古代神话中,女子被仙人或贵人接走,比喻出嫁或升天。
人间十二枝:可能指的是某种花卉,数量为十二,象征完整或完美。
插向瓦瓶:将花插入简陋的瓦制花瓶。
伴孤枕:陪伴孤独的枕头,暗示主人的寂寞。
翻译
智慧的琼已经随龙远去,
只留下人间的十二枝花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七)》。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梅花独特的赞美。

“智琼久已乘龙去”,这里的“智琼”指的是一位仙女或有道德之人的名字,诗人借此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升华成仙的境界。仙女已经乘坐着祥云离开人间,但留下了十二枝梅花作为馈赠。

“留得人间十二枝”,这十二枝梅花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季节的更替,也许在诗人的心中,每一支梅花都承载着不同的记忆与情感。数字“十二”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完整、完美相关,这里也可能暗示了对梅花之美的最高赞誉。

“插向瓦瓶伴孤枕”,诗人将这宝贵的馈赠——梅花,插入一个普通的陶制瓶中,与自己的孤独相伴。这里的“瓦瓶”和“孤枕”都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物欲的情怀。

“别无玉骨与冰肌”,这句话是对梅花之美的最高赞誉。“玉骨”形容其坚贞不屈,“冰肌”则形容其清冷出尘。诗人通过这种类比,强调了梅花独特的品格和她那超凡脱俗的美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情深意远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切理解和独到的鉴赏。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其一

承明播宸涣,西适蛮夷州。

艰哉武陵山,古道何悠悠。

狭谷不容幰,水中无行舟。

仰探虎豹窟,俯瞰蛟龙湫。

徘徊迟吾马,中心怀懔忧。

脩程尚延亘,我行何时休。

(0)

白纻歌七首·其七

白玉锁闼黄金堂,兰烟蕙火薰象床。

雕屏罗列组帷张,繁膏列炬舒华光。

横箫挟瑟步曲房,朱唇素齿发浩倡,愿为比翼云间翔。

(0)

白纻歌七首·其二

凤楼十二连绣衢,雕楹刻桷耀城隅。

朱檠绛蜡艳红蕖,金盘玉羞奉君需。

美人隔坐曳华裾,主称万年为欢娱,上客翠盖停踟蹰。

(0)

再题醉翁亭

涧水经春长绿波,林峦回合鸟声多。

山从公去名逾重,亭有时荒记不磨。

仰止极知前辈盛,视今其柰后来何。

官閒幸际升平世,此地寻常载酒过。

(0)

同馆会分韵·其二

良会今何夕,秋风洒客衣。

翻疑别是梦,不觉醉忘归。

露下黄花瘦,樽前紫蟹肥。

高歌无别调,列炬有馀辉。

霄汉诸公在,风波往事非。

亦知吾道拙,敢与世情违。

岁月惊虚掷,欢娱幸未稀。

金兰存道义,四海永相依。

(0)

湖上叟

夕阳湖上叟,短褐意悠哉。

放犊看儿戏,打鱼携妇来。

茅檐和土覆,竹牖傍云开。

万里怀乡客,行歌首重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