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形(bīng xíng)的意思:指军队的编制和部署形态。
大命(dà mìng)的意思:天命。《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孔 传:“天视 汤 德,集王命於其身。”《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当 建安 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 李善 注:“大命,谓天命也。”《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引《九江记》:“不及二十稔,当见大命变革。”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伤嗟(shāng jiē)的意思:形容伤心悲叹的样子。
胜负(shèng fù)的意思:指战胜或失败的结果。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史法(shǐ fǎ)的意思:历史法则;古代的法律规范。
殊众(shū zhòng)的意思:特殊、众多
恂恂(xún xún)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恭敬、谦虚,言行举止谨慎有分寸。
兴衰(xīng shuāi)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和衰落。
自重(zì zh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自重自爱,不轻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或影响。
- 注释
- 兵形:战争形势。
穷胜负:决定胜败。
史法:历史法则。
贯:贯穿。
兴衰:兴亡。
落落:孤独,与众不同。
殊众:与众不同。
恂恂:谨慎的样子。
迕时:违背时势。
位卑:地位低微。
名自重:名声自重。
才大:才能出众。
命须奇:命运奇特。
世俗:世人。
那能:怎能。
识:理解。
伤嗟:感叹。
止为诗:只能化作诗歌。
- 翻译
- 战争形势决定胜败,历史法则贯穿兴亡。
虽然孤独,但与众不同,谨慎顺应时代潮流。
地位虽低,名声自重,才能出众,命运却需奇特。
世人怎能理解,只能感叹,只能化作诗歌表达。
- 鉴赏
此诗节选自北宋时期文学家司马光的《梅圣俞挽歌二首》中的第一首。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感慨。
“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表达的是战争的胜利往往蕴含着失败的种子,而历史的发展则是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哲学的思考。
“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这里,“落落”指的是树叶的形象,“恂恂”则是一种平稳、和缓的状态。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所,顺应时节变化的景象。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作者在此表达了即便是地位低微,如果名声显赫,那也是值得骄傲的;而对于才能非凡的人来说,更需要不寻常的际遇来彰显其价值。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命运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人难以理解高深之情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隔阂,只有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哀伤和思考。这里,“伤嗟”指的是悲凉的情绪,而“止为诗”则是说只有诗歌成为表达这些情感的唯一方式。
整体而言,这几句话展示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念、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文学创作的重要性。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事的精妙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视野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海云寺与大牛上人
秋雨夜始寒,霜钟湿云际。
境幽念正寂,松冷声逾细。
悠然孤榻中,了隔人间世。
莽莽旦昼间,到此绝萦系。
上人吾宗彦,静念参神谛。
恒忆旧须眉,乃在端溪岁。
一旦解儒冠,竟续空王裔。
托钵烟海曲,挂锡香河澨。
了此出世心,一往无留滞。
初日发清晨,炉薰透衿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