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倡条(chāng tiáo)的意思:指一种行为或言论,以公开宣扬、鼓励某种事物为目的。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倡条冶叶(chàng tiáo yě yè)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优美,文采出众。
- 注释
- 东风:春风。
征衣:行人的衣物。
野阔林疏:野外开阔,树林稀疏。
景物:景色。
行客:过路的人。
梨花:梨树的花。
老夫:诗人自称。
登山:徒步登山。
春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份(阳历大约为3月)。
带月:月光下。
雪一枝:枝头有残雪。
崎岖:山路不平。
三百里:三百里的路程。
倡条冶叶:形容柳条柔软,花朵鲜艳。
故相随:故意跟随。
- 翻译
- 东风天天吹拂着行人的衣服,野外广阔,树林稀疏,四处景色奇特。
眼前的景象只供过客欣赏,梨花盛开,更激发了我这老夫作诗的兴致。
趁着春天的三月去登山,月光下还能看到枝头残留的雪花。
连续七天艰难跋涉三百里,路边的柳条和鲜艳的花朵始终陪伴左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梨花》,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东风日日点征衣”描绘出春天东风轻拂,催促行者启程的画面,暗示了诗人行旅的匆忙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野阔林疏四望奇”写野外开阔,树林稀疏,景色独特,让行者感到惊奇。
“景物剩供行客眼,梨花更索老夫诗”两句,诗人将眼前的梨花美景与自己的创作灵感相结合,表达出梨花之美激发了他的诗兴,流露出他对自然美的赞赏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接着,“登山趁得春三月,带月犹看雪一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登山的惬意,即使带着月色,也能欣赏到如雪的梨花,足见诗人对春光的珍视。
最后两句“七日崎岖三百里,倡条冶叶故相随”总结了旅程的艰辛,但沿途的梨花始终相伴,成为旅途中的一抹亮色,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梨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自己才情的自信,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邪溪由东渡桥进帆镜湖
趁筏下邪溪,溪回水凌乱。
指顾未俄顷,云林已改观。
前瞻群岭高,却睇后峰断。
出口尚潺潺,入湖方漫漫。
丛丛烟树分,蔌蔌蒹葭散。
逦迤迅川风,宛转随沙雁。
兰亭怀右军,白洋寻贺监。
千载迹如存,一曲情可玩。